《大明:穿越崇禎,拒絕吊上歪脖子樹》[大明:穿越崇禎,拒絕吊上歪脖子樹] - 第5章(2)

紅的篝火,驅散了黑夜,照應在崇禎的身上,眾人見到皇帝就在眼前,這才稍微有了一點點安定。

然而,還是倉皇失措的厲害!

唉!

朱由檢嘆息一聲,人心惶惶啊。

看來只有先收拾了人心,才能指望他們做事了。

朱由檢站在高高的丹陛上,沉聲道:

「賊子圍城,文臣勛貴無道,欲要致朕於死地!」

聽到皇帝親口承認流言,宮女太監們又止不住的竊竊私語交頭接耳起來,甚至還有膽小之人,已經嚶嚶抽噎。

場面愈發的亂了。

朱由檢不管不顧,繼續道:

「朕登基以來兢兢業業,十數年如一日,朕何錯之有?」

聽到此話,眾人先是一愣,繼而交頭接耳議論起來:

「是啊,咱們的這位陛下,可真的很勤政呢!」

「可不是么,陛下每天休息時間不足三個時辰,早朝更是幾乎不曾間斷……」

「是啊,陛下很敬業,整個大明近三百年江山,唯有太祖皇帝能與陛下媲美呢!」

「朝廷拿不出軍餉,陛下將內帑都搬空了,只為給當兵的發餉……」

……

有人似乎有些不認同:

「可是,朝廷內外都在說皇帝嗜殺,對大臣很是殘暴呢!」

這話得到了好幾人的附和,一時間,輿論竟然有了轉向的趨勢。

朱由檢咳嗽一聲,場面頓時冷清了下來。

這話,與朝廷是合作關係的大臣們,可以指着皇帝的鼻子罵!

但是——宮女太監不過是皇帝的家臣,類似於家奴一般的存在,生殺予奪全在皇帝一句話啊!

宮女、太監們不敢再討論了,人人忐忑不安,不知道會不會因此惹怒了朱由檢……

眼見冷了場,朱由檢輕蔑的哂笑一聲。

看來說這話的人,正是文臣培養出來吃裡扒外的宮中叛徒啊!

朱由檢悄聲吩咐王承恩,將剛才那幾個故意破壞的傢伙,給帶出去處理掉。

王承恩帶着武監太監上前,從人群里拖出來了好幾個唱反角的傢伙。

眾人更加緊張了,紛紛看向了皇帝。

朱由檢的臉上全是從容,與緊張的眾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眾人見陛下都火燒眉毛了,還如此鎮定,心中稍微安定了些許。

朱由檢明白,宮人只是一盤散沙,若不給他們找一個共同的敵人,根本就指望不住!

而這個敵人,除了朝臣還有誰?

朱由檢一臉怒容,吼道:

「難道文臣貪贓枉法,損毀國家基石,他們就不該被處置?」

「難道武將喝兵血,抽兵脂,致使士兵缺衣少糧,羸弱不堪,打敗了仗,他們就不該死?」

「難道朝廷賑災的錢糧,全被那群之乎者也的混蛋巧取豪奪了,致使民亂四起,他們就不該領罪?」

「難道他們平素爭權奪利,有事卻全憑聖裁,做人貪婪無恥,做官尸位素餐,就不該滾出去?」

明末,文官賺飽了錢財,武將賺大了勢力,唯二受苦受累的便是百姓和皇帝!

「他們要錢,朕掏空了內帑、自己破衣爛衫也要給;要糧,朕挖空心思、害慘了百姓也得湊;要兵,朕給他們調、允許他們募……」

「朕給錢、給糧、給兵、給權!」

「但是,他們是怎麼回報朕的?」

「能打仗的將軍,全被他們坑死!能做事的大臣,全被他們擠走……」

「朕是撤換了一些閣臣,是處死了一些文官!但是,他們哪一個不是戰敗了、犯錯了,朕才處置的?」

這幫子朝臣,全都殺了興許有冤枉的,但是,百個裏面殺九十九個,絕壁還有漏網的!

朱由檢喘着粗氣,推心置腹問道:

「你們站在朕的立場上想一想,他們該不該殺?」

「朕是有錯,錯在不該處死了魏忠賢,卻沒有再培養出一個打手!」

22年時光里學習的知識,加上原主記憶里的一幕幕,朱由檢越罵火越大。

他喘着粗氣,問出了推心置腹的一句話:

「你們都是窮苦人家出身,請你們站在朕的立場上,好好想想,他們該不該殺?」

……

明朝為什麼會滅亡?

後世網上那麼多所謂專家、作者的分析,請問有誰——敢將明亡的真正原因說出來?

全特么是因為貪婪與無恥,利益集團丟掉了做人最起碼的良心,才導致華夏淪喪三百年!

……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