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開局造反,大臣都想我繼位》[大明:開局造反,大臣都想我繼位] - 第7章(2)

還在大臣們行了大禮後,先開口說:「父皇,皇兒認為,雖說眼下朝廷已風雨飄搖,大廈將傾,但也不能失了體統,還是讓御史點個名吧。」

崇禎點首。

事實上,崇禎在孫傳庭與大明朝廷的最後一支成建制精銳盡沒於潼關後,就已經徹底灰心喪氣,而不再像以前一樣對朝臣們刻薄對待,嚴格要求了;以致於,連廷議南遷時,光時亨成功阻止百官同意南遷時,他都沒有狠心殺了光時亨,因為他已經徹底絕望了,覺得殺與不殺已經沒有任何意義。

而現在,他見寥寥無幾的大臣還願意來上朝,也都沒有要點名查一查誰沒來誰遲到的心思。

崇禎知道群臣們已經在準備拋棄他了。

但朱慈烺卻在這時提議還是要點點名,崇禎也沒有阻止,灰心喪氣的他現在也有了擺爛的心思。

不過,在崇禎同意先點名時,卻沒有御史站出來點名。

這時,左都御史李邦華不得不出列奏稟:「回陛下,負責點名的御史未來。」

一時,朝堂上頗為尷尬。

按照大明從國初朱元璋時代就定下的規矩,上朝之前,都會有御史拿花名冊點名,遲到的或故意不來的,基本上都會被嚴懲。

畢竟皇帝視朝,身為大臣無故缺席,完全可以視為是對君主的大不敬。

結果如今的大明,大量朝臣缺席不來,視朝廷綱常如無物不說,連負責點名的御史都沒來。

這在崇禎和許多朝臣們看來,無疑是真的在說明大明已的確到了亡國滅種之際。

朱慈烺倒是頗為淡定地從袖中拿出一花名冊來,且向崇禎奏道:「父皇,不如讓皇兒點名吧,皇兒正好準備了花名冊。」

百官聽後愕然看向朱慈烺,不少甚至都開始慶幸自己沒有偷懶不來。

「准!」

崇禎依舊點首。

「少保、吏部尚書、建極殿大學士陳演!」

「少保、吏部尚書、建極殿大學士陳演!」

「少保、吏部尚書、建極殿大學士陳演!」

……

朱慈烺先念起了首輔陳演的名字,念了三遍,無人應聲。

無形中,似乎就在告訴所有人,首輔陳演尸位素餐,早已準備投附新朝,準備棄國棄君,以致於連午朝都不來。

總之,封建社會講究以德治國,此時陳演在朝堂上被太子點名而未來,簡直就像是讓一個文官當場社死!

有在乎節操的文官如李邦華此時都已經橫眉怒目起來,他沒想到連首輔都沒來上朝,以至於下定決心,回去要在筆記里狠狠地嘲諷挖苦一下陳演。

畢竟就算大明亡國在即,就算對皇帝失望透頂,但身為朝臣,點卯上朝的態度要有吧。

朱慈烺這時倒只說道:「看來元輔也未來上朝。」

接着,朱慈烺就繼續念起其他人的名字來。

許多大臣皆未來。

所以,註定將來要在大明史冊上留下不光彩一頁的不只陳演一個。

不過大臣們也沒想到要點名。

要知道,自崇禎自己都擺爛絕望後,每天的視朝已經例行不點名了。

「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范景文。」

「臣在!」

好在朱慈烺在念到范景文的名姓時,范景文站了出來,應了一聲。

這至少說明,不是所有大臣都已經選擇背叛大明的君主背叛大明朝廷。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