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五年狗縣令,震驚朱屠夫》[大明:五年狗縣令,震驚朱屠夫] - 第9章(2)

聽了又要急眼。

只得舉其他例子。

「老爺子,你應該聽過西漢時期匡衡的事迹吧!」

「因為家貧而刻苦讀書。」

「白天幹活,只有晚上才有時間看書。」

「家裡又沒有油燈,於是在牆壁上鑿了一個洞,藉著透射過來的光讀書。」

「後來匡衡進入官場,一路高升做到了樂安侯。」

「就這樣的有志氣的人,仍然未能守住初心,成為大貪官。」

「在他官職尚低的時候,也曾立誓以學治國吧!」

「最後不也是沒有善終。」

宋隱惋惜的嘆道。

接着。

他繼續舉例。

「唐朝的李紳也都認識吧?」

「此人也是因為窮苦而去廟裡,進京趕考的盤纏還是方丈資助的。」

「李紳一舉高中,做了官。」

「他是農民出身,知道農民的苦,寫下了《憫農》。」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這樣的李紳,還不是變成了大貪官。」

「初入官場的李紳,初心也是想造福百姓。」

「可是自己越是清正廉潔,同僚就越是疏遠他。」

「他知道,自己不同流合污的話,烏紗帽必定不保。」

「已經過上了溫飽日子的他,不想過窮苦日子了。」

「所以他也開始隨波逐流,從此李紳越走越遠,再也無法回頭。」

宋隱舉了這麼多的例子,然後問朱元璋,「這些人你都知道吧?」

短暫的沉默後,朱元璋點頭,「他們都是貪官。」

宋隱頷首,「對啊,可是皇帝不也照樣重用他們?」

朱元璋有些不悅,「即便如此,也不見得所有的貪官都會被皇帝重用。」

「咱大明的皇帝就不會重用貪官。」

朱元璋強調了自己的立場。

宋隱說得再多,他始終越不過自己心裏的那一道坎。

這也是他的原則。

宋隱看出來這投資是個頑固派,於是繼續道。

「依本官看,怕的不是貪官,而是看他都做了什麼。」

「貪官卻能讓一方百姓都過上好日子。」

「清官,看着百姓吃不上飯卻無能為力。」

「這樣的貪官和清官,你們會選哪個?」

話落。

朱元璋沉默不語。

一時間,他竟然找不到反駁的理由。

宋隱覺得自己已經動搖了老頭的觀念。

他舉着徐慶的履歷,「好比這個徐慶,先不說他能不能一上任就能造福百姓。」

「但他會把綢緞莊的生意也帶過去,由此帶動平縣的經濟發展,難道不是利民嗎?」

「平縣那個貧困的小地方得到的小利,還不如他繼承家業來得多。」

「繼承家業掙的錢更多,還不用四處求人買官。」

說到這裡,宋隱臉上露出了一絲嚮往。

「他家裡是真有錢啊!」

「本官就喜歡跟富豪做朋友,這四萬兩銀票還是友情價了。」

朱元璋嘴角抽了抽。

敢情這小子還覺得自己貪少了是吧!

宋隱眯了眯眼笑道:「當然,老爺子你們這些皇親國戚,本官也是極其願意跟你們做朋友的。」

這話說的,朱標和朱樉忍俊不禁的笑了。

宋隱拍了拍朱元璋的手:「老爺子,本官說的口乾舌燥。」

「你應該也明白,貪官也是分類的。」

「這貪官也分能做事還是不能做事,對吧?」

宋隱神色嚴肅起來。

「若是你仍舊覺得貪官都該殺,那就真是浪費本官時間了。」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