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秦始皇能聽到我的心聲》[大秦:秦始皇能聽到我的心聲] - 第26章 朝會爭端

「其實大公子說得也不錯,統治者,仁也,只是並沒有把握到『仁』的重點,仁之法便是對任用之人一視同仁,做到公平。」
「現在大秦缺少的是什麽呢?不就是人才嗎?有個典故說得好,千金買馬骨,要是天下人都知道陛下你任人善用,何求不來人才。」
哦!
嬴政越聽李肇的心聲越心動,千金買馬骨,他讀過,怎就沒想到呢?
任人善用,將人才都招募而來任自己篩選,那懈怠、庸人之短不就是可以避免了嗎?
「好辦法!」嬴政驚喜。
他覺得今天不枉此行,廢官學,倡私學,讓讀書人多起來,再進行科舉,選拔人才,善待人才,做到一視同仁。
這真是好辦法呀!
要是大秦真如此實行,他能看出,大秦必會迎來輝煌時代。
或許,這就是革新吧!
科舉固然好,但要實施起來談何容易,嬴政執政多年,自然知道革新一定會面臨很多困難。
首先是革新之阻,才是最大問題,就如上次實行郡縣制,反對者不知幾何,推行科舉更不必說了。
其次,廢官學,倡私學,也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完成,這涉及到的東西太多了。
官學,從吏而學。
大秦律法規定,非官學不可舉薦任用,從而導致一些人百般地拜吏為師,以此得到舉薦,在朝任官。
這便是大秦選拔官員途徑之一,也是比較重要途徑,這就導致了很多弊端產生,能拜吏為師的人都是什麽人呢?必權貴也。
而吏的身份地位必然是高的,要是一下子廢除,吏反對之聲必會很多,而吏本身就是由權貴組成。
這是眼下難題。
當然,嬴政是很有決心的,既然此法可行,他必須要解決這些難題。
他得回去和馮相商榷商榷,至於李斯這個左丞相,被他放置一邊,不為別的,只為受到李肇心聲的影響。
大逆不道,他依舊記在心裏。
很快,便走了。
……
半個月後,章台宮私自放出消息,廢除官學,廢除舉薦,開放私學,實行科舉,並且還詳細說明,學子乃國之鼎盛關鍵,無論是何身份,皆可參加科舉,突出者為國任用。
無論何人,一定要善待任何學子,讓他們公平地進行科舉,否則便是觸犯律法,罪必咎。
這消息暗暗散播,在一定的圈子裏傳開了,權貴反響最為強烈,個個往李斯府邸裏跑。
「李相,陛下的心看似堅定得很,這可怎麽辦?」說話的乃九卿之一閆軍,他可是賄賂了李斯不少錢帛,目的是讓其舉薦兒子,眼看就要成功了,卻出現這趟事兒。
李斯面目緊繃,緩緩擺手,說:「朝會上再說吧!」
是的,他已聯絡好了很多權貴,準備在朝會上施壓陛下,取消如此決定。
早上,尚新早早來到長安鄉,將李肇從睡夢中挖了出來。
「李肇,陛下讓你上朝,趕緊準備一下吧!」
李肇睡意朦朧,被這麽一說,立時清醒大半,拾掇後很快便跟着走了。
朝會,李肇被安排在駕前一旁,整個人孤零零地站着,甚是滑稽。
李斯作為權臣之首,站在最前列,一看便瞄見李肇,甚為意外,不過心思潛藏的他沒有過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