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嬴魚》[大秦嬴魚] - 第3章 最受寵愛(2)

失去丈夫的女人就更沒有時間去悲戚了,因為秦魚是早產兒,身體極度的虛弱。
秦魚的大母知道這是兒媳聽聞自己丈夫戰死之後,心緒波動太大,傷了自身,導致孩子早產。
據大母回憶說,秦魚生下來之後,一度停止了呼吸,但每當她們覺着他活不過來的時候,他都能頑強的掙扎著又活了下來。
對這個多災多難的孫子,秦家大母是及其喜歡的,她覺著這是自己的兒子又活了過來。因此,即便贏魚快三歲了,還咿咿呀呀含含糊糊的不會說話,她也沒有嫌棄他,仍舊視他為最親的乖孫兒。
等到秦魚一朝開竅,不僅會說話了,還能聰穎的快速學習秦字,秦家大母就更喜歡他了。
仗着家裏長輩寵愛,秦魚還是挺能折騰的。
要說先秦時期衣食住行有什麽是最讓人忍受不了的?
那當然是「食」了。
在秦魚眼中,食居首位。雖然穿麻衣,住土屋也很難過,但因着他家富足,這些都還可以忍受,只有食物,那是再富足,也改變不了的局限性。
民以食為天是後來的說法,在這個時代,食,可是決定一個國家存亡的重要戰略物資。
所以,食物,首先能吃,才能追求其他。追求食物是否美味,那是貴族君子的事情,跟黔首們無關。
當然,對秦魚而言,這個「食」,還要更貴族一些,更有追求一些,對那些地裏刨食的黔首們,更是仰望的存在。
秦魚自己覺著怪冤枉的,他不就是改善一下食物的形態嗎?改變一下食物的形態,讓它們更容易被人體吸收,這樣不好嗎?怎麽就成了「窮!奢!極!欲!」「糟!蹋!糧!食!」了?
是,他為了能吃上精細的麥粉,央著家裏人特地去都鄉裏找墨家打造了一台大型石磨,花了家裏足足兩個金餅,但後來可是全家連主人帶奴僕都吃上了沒有皮殼的糧食,家裏再也沒有燒出夾生飯,這難道不是好事嗎?這兩個金餅花的難道不值嗎?
是,他為了能吃上發麵饅頭,故意把揉好的麵糰放到溫暖潮濕的地方等他自然發酵,但麵糰發臭長菌斑也不是他能控制的,更不是他的意願,做實驗哪有一蹴而就第一次就成功的?他不就是多實驗了一二三…兩個半月嗎?都沒有超出三個月呢,也就是幾十次吧,幾十次就成功發酵,做出先秦第一個發麵饅頭,並成功掌握了麵糰發酵技術,這可是開創式的壯舉,他難道不應該受到鼓勵嗎?至於在吃熱乎乎白軟軟的饅頭之前都要嘀咕一句:「這可是花了整整十瓮的細麥粉才做出來的軟餅呢,怕是君子們都吃不到這樣軟的餅……」嗎?
抄近路路過的秦魚:……
謝謝啊,你們喜歡就好,要是不提我揉了十瓮的麵糰才做出來就更好了!
還有,他把羊奶密封在罈子裏讓它自己發酵變成酸奶,這也不行嗎?雖然持續浪費了十幾瓮都沒有出成果,但有饅頭的前車之鑒在前頭,他們就不能相信他一次,再創造出一個奇跡嗎?
但是,家裏除了無條件寵愛他的大母,就連自己的母親竹桑,也露出不讚同的神色。
那段時間,秦魚有些怏怏的不高興。
家裏的羊奶多到喝不完,他就不能……還真不能!羊奶雖然是液體,但只要能入口,就是食物,不能浪費,他們家要是因為秦魚做酸奶故意把羊乳放到發臭,若是被人看見舉報了,說不定就觸犯秦律了。
對秦律到底有多麽的事無巨細,秦魚還是有所耳聞的。
至於他們家裏為什麽會有多餘的羊奶給他揮霍,就是裏另一個故事了,還得從他出生不久,吃不上飯說起。
頂點小說網首發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