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得加錢》[大人,得加錢] - 第5章 皇上是個王八蛋

為何是半信半疑?
漢軍出旗是真事,這事打幹隆登基以後就一直在進行。
原因嘛,說白了就是隨着三藩造反被平定,滿洲在中國的統治徹底穩固,所以從前替滿洲打天下的漢軍八旗地位隨着「和平」到來,漸漸的就變得越來越低,失去了他們存在的價值。
這是表因。
內因則是漢軍八旗人口太多,導致清廷財政負擔變得極大。
賈六從身邊人了解到的信息是雍正年間,漢軍及漢軍旗人家奴壯丁人口達到了八旗總人口的六成。
也就是說一百万旗人中就有六十萬漢軍旗人。
這個問題就很嚴重了,因此雍正年間就有滿洲官員上書說再讓漢軍旗這麽無限滋長下去,試問將來之八旗是滿蒙之八旗,還是漢軍之八旗?
於是,雍正啟動軍旗改革,準備讓人口眾多的漢軍八旗出旗為百姓,一來減輕財政負擔,二來確保八旗根基不會本末倒置。
只是這件事因為雍正的突然死亡擱置了下來,等到乾隆七年才正式宣布除從龍入關的遼東漢軍(旗內稱舊漢軍)不在出旗之列外,其餘漢軍八旗如入關後歸附者,原屬三藩所部者都在出旗之列。
此後三十年間,漢軍八旗大概每隔三五年就會啟動一次出旗,前前後後怕是有二十萬人給出了旗,只是出旗的大部分是原屬三藩部者,以及那些祖上沒有什麽軍功的普通旗人。
賈家雖然是入關後附者(老太爺賈漢復是明朝淮安副將),但賈老太爺屬軍功顯赫的開國重臣,又有世襲爵位肯定不會在出旗範圍。因為功臣之後都能給攆出旗,那未免就太寒人心了,不利八旗穩定。
故而賈六懷疑他爹大全是不是聽了什麽謠言這才火燒豬屁股,可又怕是真的,只能同他爹趕緊到都統衙門一探究竟。
「老爺,少爺!」
楊植也想跟過去,老爺少爺卻跟吃了葯似的一溜煙就跑了,無奈只好將地上的鳥籠撿起來,順便將那顆被少爺踩裂了的核桃撿起剝了吃起來。
「呸!」
才嚼一口就給吐了出來,太特麽的苦了。
…….
東廠衚衕這地名一聽就知道是前朝東廠衙門所在,類似留存前朝印跡的地名還有很多,什麽惜薪司衚衕、寶鈔司衚衕的在內城多了去了。
雖說平日裏爺倆不對付的很,但在共同利益面前,這對平日誰也看不慣誰的爺兒倆倒是難得的齊心,跟腳底踩了風火輪,屁股點了二踢腳般嗤嗤就到了東廠衚衕。
一路上,竟是一句嗆話都沒有!
結果爺倆到地方後往裏一瞧,好傢夥,都統衙門早就圍得裏三層、外三層了,都是那些聽到消息知道自己要被趕出去當漢人的旗人來叫委屈討公道的。
熟人還不少,光賈六認識的就有好幾位,平日在街上瞧著了都得打個千,逢年過節還得過去問個安。
都統衙門是什麽地方,那是從一品的單位,擱陸四前世妥妥的副部級、軍政一體的要害職權衙門,能讓旗人這麽亂鬨哄的鬧將?
因此早就有一幫兵丁在衙門外攔著,任憑要出旗的那幫人怎麽吵嚷要見都統大人,橫豎就是不讓進。
許是因為這幫維持秩序的旗兵都是本旗人,因此儘管礙於職責不能讓人進去,一個個也是臉上堆笑好言勸說,沒哪個二愣子犯渾動手的。
這當口,也是誰也顧不上誰了。
賈六爺倆從人群中費力擠到前面,這才發現衙門口旁邊擺了幾張長桌。長桌後面坐着幾個都統衙門下屬戶口房、檔案庫、俸餉房、米局的人,不過除了兩個七品的正術典科長外,其他人都是衙門抄寫管檔的筆貼式(類似文員,滿、蒙、漢軍旗專任)。
賈六以為出旗的事都進入流程了,這幫人是負責發放出旗「補貼」的,但很快就知道他想錯了。
長桌後面那幫人跟他前世是同行——專門給群眾解釋上面政策的。
一幫衙門辦事的對來訪群眾那是一個客氣,甭管誰提出什麽問題都耐心聽著,然後認真記錄在冊,再告訴人家對他提出的問題十分重視,回頭一定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