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芳華》[大魏芳華] - 第八章 無中生有

呂巽把秦亮的文章送入洛陽,很快就名揚京城了。寫到這裡我希望讀者記一下我們域名此事主要得益於一個人,便是呂巽的好友鍾會。
鍾會是一個太學生,但他出身潁川士族,父親是朝中頗有名望的鐘繇。在鍾會五歲時,當今的領軍將軍(禁軍統帥)蔣濟就給出了評語,「非常人也」。鍾會要想傳播一篇文章,自是相當容易,他還親自給加了一個提名《請呂公止爭界書》。
大將軍曹爽很快知曉了此事,立刻決定親自遣使者去冀州,徵辟這位出名的年輕士人、曹操繼子的親戚。
方不出半個時辰,司馬師亦已知道了曹爽決定的事。他自然有他的辦法。
如今司馬師還做着散騎常侍的官,平素沒有多少公務,三十來歲的他精力充沛,步履如風。回到城東的東陽門附近的府邸,司馬師便拿着謄抄的《請呂公止爭界書》去見了父親司馬懿。
司馬懿接過簡牘,瞅了兒子一眼,緩緩轉身走到案前,盤腿坐下來看文章。
他的發鬢已經斑白,背有點弓,但個子很高,儀態毫無佝僂之感,在兒子眼裡倒像是岩上青松的身姿。他沒有說話,目光在簡牘上逗留。那張長臉上的小眼時而渾濁、時而銳利,即便是沒有被他注視著,別人也有被盯着的錯覺。
這間屋子是後房,採光稍差,光線不明亮,頭上便是裸露的「人」字梁架,讓人覺得陰暗中透著粗獷。司馬懿身穿麻衣、頭戴白洽,乍看就像穿着孝服一樣,更添陰森之氣。司馬師一時也說不出話來。
過了一會兒,司馬懿才終於開口了,他用隨意的口氣說道:「士族多不願附於爽,宗室怨其背叛。秦朗族中之人,身份暗合爽意。」
司馬師聽罷點頭稱是,一臉敬意道:「阿父直切要害,一語中的。」稍作停頓,司馬師又有點感慨:「兒聽說了此事曲折之後,卻有些佩服秦亮。」
司馬懿也露出了些許好奇之色,「此人與呂公(呂昭)素不相識,又是從河東遷到冀州的人,無甚根基,僅憑一篇文章就得呂公相助,實非易事。」
「確實是奇了。沒有機會的事,愣是給他無中生有、找到了着手之處。」司馬師輕輕乾笑了一聲,「兒還問清了更多細節。據說,秦亮主要靠的是呂公之子呂巽從中盡心出力。或許呂公本不會看重此事,呂巽卻想展現能耐、討其父歡心。亮應是利用了這一點。」
「小小年紀,有點意思。」司馬懿點頭道。
司馬師又道:「對於文章,洛陽有幾個名士的評語是『剛正直率、深明大義』。此乃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矣。」
他稍作停頓,沉吟道,「聽說何晏派人徵辟過亮,亮以守孝為由謝絕,似乎並不願意依附於大將軍一黨?今是大將軍(爽)派人下去,亮會不會又裝病?」
司馬懿先是搖頭,馬上又有點疑惑的樣子:「要看他(亮)是怎麼樣的人,怎麼看待世人。是寧可我負天下人,還是天下人負我。」
司馬師不解:「亮拒絕何晏徵辟的緣由,不是怨大將軍等人背叛宗室么?」
司馬懿淡淡地說道:「不管他出於什麼緣由,那也是之前。現在為了自保,形勢已變。」
司馬師想了想:「阿父言下之意,仲長家的人或許不念亮寬恕之恩、反生仇怨?」
「仲長家將怎麼樣並不重要,但秦亮會怎麼想仲長家、如何猜忌?」司馬懿冷冷道。
司馬師頓時一臉恍然大悟,彎腰揖拜:「阿父明察秋毫。此番亮寬恕仲長柯,也可能並非出於仁厚、實是不能深究而已。」接着他輕嘆一聲,「兒先前還想着,亮若不願投大將軍門下,阿父或可闢為掾屬。」
司馬懿搖頭,「如今有爽徵辟,他更不願投我了。秦朗族中之人,天生與我等有間隙,不易信任。」
司馬師直起腰道,「兒忽然想起正好有個人閑著,要不幹脆送給亮算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