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劍》[封-劍] - 我見青山多料峭 第十六章 劉大爺回來了

午時,江陵城內。
林旦帶着唐薈在街上閑逛,玄劍掛在背上,飛劍攜靠腰間。
江陵城車馬喧喧,鱗次櫛比,十分繁華。道路兩旁有雜耍的,賣飲食的,吆喝聲此起彼伏,好不熱鬧。
林旦可不是在劉府上閑得無聊才出門逛街。
先前在院子里時,林旦拿着剛折下的樹枝在地上寫字,並一個字一個字地教唐薈念,可原本好好的字音從唐薈嘴裏脫出時卻總是多了點花椒麻味。
林旦本想放棄,可暗中瞧見唐薈拍着腦門強迫自己記住的模樣,心中不忍。
就這樣兩人一教一學過了一上午,林旦嘴皮子都快磨禿嚕皮了,見依舊沒有成效,隨即大手一揮,說道:「對了,我師傅以前教我說話時都是讓我念書,這樣吧,咱們去買點書回來給你念着學。」
唐薈將信將疑,她雖因這口音吃了不少苦頭,但眼下也並不急於求成。
林旦也不管唐薈同意與否,拉着她的手便出了側院。
劉府正居在江陵城中央。修築四周時特意引流水環繞府邸,以玉石成階,頗有一番帝王之氣在其中。
林旦這番也是初見,他從未見過如此豪華的居室,原本他在側院中醒來時,就覺此處不平凡,可沒想到如此富麗堂皇。
當他輕踩玉石台階下樓之時,回頭望去,方才見到府外掛有一足有兩人長的牌匾,其上用硃砂赤墨勾勒出「荊安」二字。
字跡平平無奇,不足與劉府上私藏的名家字畫一比,可字間偶有神韻,看得細了,「荊安」二字彷彿在眼前浮動,並不是死物。
林旦看得呆了。
廣場上左右立着兩隻齊人高的白玉獅子,林旦靠在其中一頭上時,一個穿着青綠袍衣的佝僂老頭突然拍了拍他的肩膀。嚇了他一大跳,此處剛剛分明空蕩蕩的一個人也沒有。
「你很喜歡那塊匾?」
老頭眉毛眼睛擠在一塊,滑稽的模樣卻透露一副出慈祥的意味,笑眯眯地向林旦問道。
林旦略帶遲疑地點了點頭。
「這匾的來歷和說法可不得了,「荊」是荊州的荊,「安」是南安的安。」
林旦心想,「荊州難安?為何要取這樣不吉利的名字?」不過他並未多嘴向眼前這位其貌不揚的老者詢問。
「南安呀南安!禍福難料呀!」
老頭自顧自地嘆息着,沒再糾纏林旦走開了。
「你見過這老頭嗎?」
林旦向一旁的唐薈問道。
「嗯,他才是這府邸的主人。」
「主人?那他豈不就是劉草和劉刑的爹?」
唐薈點點頭。
這老頭突然出現時,林旦吃了一驚,便用御氣之法想一探虛實,卻未感受出他身上有甚特別之處,卻不曾想到他正是在荊州聲望大破天的劉氏兄弟的父親。
不過此事並未擾了林旦買書的興緻。
走不過三五條街巷,兩人便遇見一家裝潢樸素,墨香四溢的書肆,名為小楠軒。
其內四面牆壁除去開門的那面,其餘皆是立着高聳的木架,無數書籍或躺或立排列其中。
林旦不知道的是,能在江陵城中尋一店鋪做買賣已是不易,更何況是賣字的行當,那來光顧的客人就愈發少了。
店內書童聽見有客來,停下手中筆,閉了會兒眼,回過神來,走出櫃檯,拱手相迎。
「不知客官欲購何類書籍?」
林旦一時也說不上來自己以往看的那些江湖志怪畫本應該怎麼向他形容。
「我隨便看看,挑挑揀揀的,不麻煩你了。」
小書童也識趣,來買書的文人墨客哪個不是有點怪癖,再者,這店又不是自己開的,何苦那麼賣力,索性也就回到櫃檯下繼續默默練字。
林旦環顧店內,不禁感嘆道:「多!太多了!這僅僅一個書肆里的書就勝過師傅書箱幾倍有餘。」
他所不知的是,這是正值冬日,天寒氣燥,書童才敢擺放如此多的書,讓它們去去潮,否則店主人回來了還不得罵死他。
林旦隨手翻閱了幾本,皆是自己在青白山上未曾讀過的文風筆墨,新穎極了。可那些署名某某經的書籍卻不入林旦法眼,他挑出一兩本細讀了小會兒,發覺書上說來說去都不過換湯不換藥而已,索性一本都不要,只取了十來本風格迥異的雜文。
他也曾詢問唐薈是否有什麼喜歡的書,他一併買了。可唐薈只是搖搖頭。
林旦以為她是不愛讀書,還打算回去後批評她一番。
「小兄弟,這些書一共多少錢?」
「一兩銀子一本,概不還價。」
唐薈拉了拉林旦的衣服,湊在他耳邊低聲說道:「太貴了,一兩錢夠我們吃一個月了。」
「這有何妨,有道是「書中自有黃金屋」,又何惜幾兩銀子。」
無奈,唐薈只好將紅瑜離開前留給她的錦繡口袋遞給林旦。雖然紅瑜並未指明這錢是給誰的,但唐薈心底自覺紅瑜沒有理由給自己盤纏。
林旦打開錦囊,略微清點了一下,裏面大大小小約莫有十多兩銀子,一股腦盡數給了書童。書童收好錢袋,還貼心地拿繩子將這十多本書捆在一起,方便客人拎着走。
「客官您的書。慢走不送。」
書童將捆好的書堆遞給林旦。
林旦接過書捆後便心滿意足地離開小楠軒,唐薈跟在他身後,臉色難看,她還在心疼那十多兩銀子。
林旦雖走在前面,可也感受到身後唐薈的不滿。
「咱們又不缺這點錢。現在住在荊安里也算衣食無憂吧。」
唐薈一臉埋怨地看向林旦,口中未吐一詞,但心裏的憤懣盡顯無疑。
林旦看得樂了,本想再逗一番自己這個古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