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 第十三章、領明王的餉種明王的地

第十三章、領明王的餉,種明王的地。
同樣收到了巴達維亞總督府和巴淡島明王府來信的。
佔據了三發港的蘭芳劉家。
雖然同樣是嘉應州客家人。
但是劉家的地盤是從原來的三發蘇丹國手下搶下來的。
三發港本來是三發蘇丹國的地盤,後來被劉家搶下來之後,就成了劉家的大本營了。
四四方方的三發城頭。
和坤甸圍樓不同的是。
這裏掛著三面旗幟:荷蘭人的三色旗,大清國的三角黃龍旗,以及蘭芳國的「蘭芳大統制旗」。
由於羅芳伯無後,加上劉家在蘭芳國內算是最能打的重注。
因此在西婆羅洲的華人普遍認為。
蘭芳國下一任總長必是劉家家主劉干興。
此時就在劉干興和其子劉光亮面前,一名梳着辮子穿着馬褂帶著瓜皮帽身形瘦削,操著濃厚的廣府話口音的青年正在侃侃而談。
「劉先生,朱道樺公然自稱明王,已是大清人人得而誅之的反賊,若是能抓住他…定可驚動天聽,到時候….劉家封鎮婆羅洲也未必不可能!」
劉氏父子對視了一眼。
劉干興說道:「韋先生,您是廣州旗人,和我等漢人可不同….當今聖上恐怕並不會在意我等南洋漢人的死活吧。」
「此言差矣!那是在沒有出現朱道樺的情況下,現在朱道樺公然在南洋造反,自稱明王,又有陣斬兩千荷蘭人的驚人戰績。此事必然上達天聽!若能斬殺朱道樺,你劉家必有公侯之位!」
被稱為韋先生的是一名廣州的旗人,名為韋申特。
不過卻因為擅自和外國人做生意被除旗籍了….
現在整個清國實行的是一口通商的政策。
也就是除了廣州十三行。
任何人都不允許擅自和國外通商。
哪怕是旗人也不行….
事實上到了乾隆朝末期。
哪怕是八旗之中。
也有大量窮困潦倒的旗人。
要不韋申特怎麽會冒險去和外國人做生意呢….
現在生意沒做成。
還因為失去了旗人身份,被十三行的黃老闆打發出來聯絡劉家。
而朱道樺的事情卻讓韋申特意識到….立功的機會來了!
要是能抓住朱道樺。
別說是恢復旗籍。
官運亨通扶搖直上也是等閑!
要知道。
要在這大清朝內得官。
旗人和漢人的難度差距幾乎是天地之差。
清朝同一個官位有滿官和漢官之分。
滿官只有旗人能當。
漢官旗人和漢人都可以當。
整個大清國只有兩三百万旗人,有三個多億的漢人。
但是官位卻大致相等。
旗人得官。
遠比漢人容易。
韋申特如果能恢復旗籍,再有抓住或者斬殺朱道樺這個「大清朝天子第一號大反賊」的功勞在。
前途可謂是一片坦途。
「阿爹,韋先生…言之有理啊!」
劉干興之子劉光亮說道。
嘴巴上是這麽說。
心裏想的卻是….
如果劉家能得清朝封官。
他劉光亮當了朝廷的官了。
還怕娶不到羅芳梅那小娘皮?
「荷蘭人和朱道樺約戰馬六甲海峽以東…這就是個機會!」
「機會麽?」劉干興不置可否。
「還是先觀望一陣,等荷蘭人和朱道樺分出勝負再做決定也不遲!」
………
珠江口。
大嶼山島。
這裏是盤踞珠江口的海寇紅旗幫的大本營。
紅旗幫頭領鄭一以及其妻鄭一嫂也在盤算著這件即將要在南洋海面上發生的「海上霸權爭奪戰」。
「夫君,誰贏幫誰!」
鄭一嫂身材婀娜,胸前比羅芳梅還要雄偉不少。
皮膚有些粗糙,呈現了健康的小麥色。
柳眉鳳眼彎弓口。
厚實的嘴唇下一點美人痣。
光是看一眼。
就能讓人某處火熱。
「如果兩敗俱傷呢?」
鄭一道。
作為珠江口最大的海寇勢力。
鄭一胸懷大誌。
欲一統珠江口紅、黃、藍、白、黑、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