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唐》[歸唐] - 第9章(2)

子里的簪子,飛快的抱進懷裡,擦着眼淚梗咽的讓她不敢哭出聲。回頭一路小跑去了她的丫鬟房裡,靠在門內看着簪子心情激蕩,早上出門時以為小王爺順嘴的玩笑話,他都沒忘……

「這丫頭,一句謝謝都不說啊……」看着晴雯兒走遠,李寬苦笑一聲,漫步回到內室書房,開始規劃今後的生活。

現在手裡的錢細算有一百一十貫,還債遠遠不夠,但總算是有了本金。至於怎麼掙錢,他去了幾次宜春院之後,也已經有了主意。回到書房內室,還琢磨晴雯兒這會不知道跑哪去了,還得自己親自掌燈研磨。

等他邊思考,邊畫好了圖紙,不知不覺已經是二更天了。他輕咳幾聲,正要上床,誰知道晴雯兒就守在門口,進來伺候,還紅着臉說道:「王爺,奴婢和管家方才見你在讀書寫字,不敢打擾。這陣子天寒了,奴婢給你暖暖床吧。」

以前暖床這事很多婢女也做過,唯獨晴雯兒害怕,躲過幾次,今天不知道為何鼓起勇氣主動了起來。

這倒是把前世還是初哥的李寬弄了個大紅臉,不過看到晴雯兒精心梳理了髮髻,又帶上了那支他買來的簪子,好像守到半夜,特意帶來讓他看的。李寬心裏一樂,看樣子晴雯兒也慢慢朝他打開了心扉,沒有那麼懼怕他了,李寬雖然不允,但是晴雯兒還是鼓起勇氣紅着臉鑽進了被窩裡。

李寬借口一個人睡習慣了,這才打發晴雯兒回房,不知道怎麼回事,晴雯兒漂亮的大眼睛裏還有點幽怨的小眼神……

辛苦一天,李寬舒展的躺在床上,感受着被子里的溫度,還有晴雯兒身上的處子幽香,嘖嘖有聲,等本王我還了錢,把身子骨養好點,再霍霍你……

二天一早,李寬就喊了老王過來,問道:「有沒有手藝巧的琉璃工匠?我需要兩個。」

老王細細思索:「琉璃這東西,比金銀稀奇,匠人不多。不過以前有幾個皇家專用的老匠人告老還鄉,也曾到楚王府做過活計,興許是能找到。」

「你找他們來,我自有安排。不過一定要尊敬些,說只要能做出東西來,本王有重賞。」

「諾。」老王不知道李寬葫蘆里賣的什麼葯,但這兩日覺得王爺比以前靠譜了些,既然他吩咐,就盡心去辦。只花了半天功夫,就找回兩位以前的老工匠,領着他們來到李寬面前。

兩位工匠年逾五十,看着卻比實際歲數老些,琉璃在這會還是稀罕物,除了皇家和部分大臣敢用能用得起,並不普及,他們燒制琉璃的手藝沒有了用武之地,所以在民間日子過的艱難,一聽還有賞錢,好像年輕了幾歲腰板都硬挺了不少。

李寬領着倆老頭來到正廳,指着中堂左右兩個半人多高的琉璃花瓶,吩咐道:「把這倆花瓶融了做原料。」

其中一個老頭湊上前去,見多識廣,驚呼一聲:「這……這是皇家之物,怎麼能夠融了?這要傳出去,是殺頭的大罪呀!」

「給你們十貫。王府有的時候不小心,碰碎幾個御賜的花瓶是稀疏平常的事。」李寬淡淡道,幾個御賜花瓶而已,和他要乾的事天壤之別,沒什麼不能犧牲的。

倆老頭立馬擼起胳膊,一人一個將花瓶放倒,又為難:「可是這麼大的花瓶,得用多大的灶才能融了?」

「二十貫。」李寬面不改色。

「哎呀,我想起來了,先前院子有冶鐵的火灶,連精鋼都能燒成鐵水,用來融掉這倆花瓶,剛剛好啊!」

錢能不能使鬼推磨,李寬不知道,但他親眼看見倆老頭推着沉重的琉璃花瓶,走過大半個王府,來到後房原先打鐵所在,一個人抱柴火,一個人拉風箱,五十歲的人比二十歲的小夥子都賣力,一會兒就將爐火燒得三尺來高。

琉璃本身不耐火,遇見猛火就逐漸融化,不一會兒兩個花瓶就成了兩塊軟泥一樣的東西,像是街上做糖人的糖稀,用鐵鍬火鉗吹管方能塑形。

兩個匠人才想起來問:「敢問王爺,融了這倆花瓶,是要做琉璃器皿,還是要盆景擺件?」

李寬搖搖頭,拿出他畫的圖紙,說出了自己的要求。

倆老頭看着從未見過的圖紙,又聽得目瞪口呆,以為聽錯了,半響才敢開口:「王爺要的東西,一來製作難度高,二來在老漢看來毫無用處,我這半輩子,也沒做過這種東西的,是用來作甚?」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