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宋末當權臣》[回到宋末當權臣] - 第8章(2)

!這是思維慣性,不知不覺的把後世的經歷往上套,經驗主義害死人啊!

城門口圍着二三十人,抬手指指點點的談論着那張海捕公文。

李茂此刻心神大定,因為那張畫影圖形太抽象了,而且畫的太丑。

哪個指認他是海捕公文上的燕子李三,他肯定跟對方急眼,他有那麼丑嗎?

都頭馬威和王招宣府上的管事說了幾句,另有幾個皂隸和王家僕從拿着海捕公文去其他三處城門張貼。

李茂站的不遠,聽到了第一手消息。

王招宣府上沒出人命,那個被他一磚頭撂倒的是王招宣的幼子王采,被他一腳踹飛的王嬤嬤是其奶娘。

畫影圖形的素材就是王嬤嬤提供,李茂猜測王嬤嬤不是花眼就是近視,眼神不好讓他逃脫了大麻煩。

虛驚一場的李茂返回炊餅店,門口熱鬧恢復,顧客絡繹不絕。

看着地上裝銅錢的竹筐快滿了,他的嘴角不由自主的翹起來,隨即眉頭微蹙。

贖買小妹的銀錢今天就能賺出來,但他不能親自去贖買小妹,萬一被王嬤嬤認出來怎麼辦?

「哥哥,我去讓喬大哥做個木箱,這樣裝銀錢太招眼了。」李茂低聲和武大郎說了一句。

武大郎點點頭深以為然,想到了昨晚的事情,炊餅店的進項不少,把銀錢暴露在眾目睽睽下,不但招眼,更容易招來禍事。

鄆哥今天哭鬧的很,喬山就沒有到炊餅店幫忙,看到李茂進屋,急忙把襁褓中的鄆哥放到竹編的搖籃里。

「喬大哥,一個人帶着鄆哥日子不好過,積攢些銀錢再找個渾家才是。」

李茂坐下和喬山嘮家常,請喬山做個木箱子只是由頭,目的是打聽一下王招宣的事情。

喬山還真知道,他在鄆城做軍時聽上官提到過。

王招宣祖上是太原節度汾陽郡王王景崇,到了王招宣這一輩自然沒有了郡王的風光。

而且王招宣只是尊稱,取了招討使宣慰使的名頭,實際上不是招討使也不是宣慰使。

大家都這麼叫,王招宣的本名反倒沒人知道了。

狗大戶,官三代,這是李茂給王招宣的側寫。

但不可否認人家祖上闊過現在也不差,起碼在清河縣乃至東平府這一畝三分地,跺一腳地面最少顫三顫的頭面人物。

想要悄悄的把小妹贖買回來,燕子李三必須成為懸案,他稍有牽連事情肯定壞菜。

李茂正琢磨呢!武大郎氣喘吁吁的跑了進來,上氣不接下氣道:「好兄弟,快去看看熱鬧,王招宣府上的案子破啦!」

主犯李茂就在這坐着,聽了武大郎的話有點摸不着頭腦。

難道是清河知縣迫於王招宣的壓力,找了個潑皮頂罪讓王招宣解氣?

不是沒有這個可能啊!

涉及到自身和贖買小妹是否順利,李茂和武大郎離開喬山家直奔知縣衙門。

他想要看個究竟,如果知縣真的來個葫蘆僧判斷葫蘆案,三下五除二的把案子結了,對他來說再好不過。

「怎麼是他?」

李茂和武大郎站在衙門口的柵欄外,當他看到被鎖拿的那個嫌疑犯,頓感頭皮發麻。

立刻想到了這件案子為什麼破的這麼快,這都是他一手促成的。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