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革之聲》[金革之聲] - 第525章 熟悉的庭院

「聯絡附近的友軍,我們需要大隊人馬來掃蕩這座大宅院。」
他回頭沖一個部下吩咐說,然後自己就沿着小徑慢慢走去,徒留下那個小兵在哪裏擺「黑人問號」。
大哥!你才是技術兵啊!
聯絡友軍協同作戰是你的活兒啊!而且勞資就是一個屁大點的小兵!人家友軍也沒有那義務服從我的調遣啊!
這可憐的小兵在心中吐槽,身體卻很誠實的開始聯係附近友軍了。
沒辦法,官大一級都能壓死人,他大自己何止一級啊。
還是得聽命行事,低調做人。
其他人也被這院子迷住了,甚至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好像是置身於長安某處貴族家中的庭院一樣。
的確,這個大院的風格完全就是照搬古華族傳統的庭院設計,甚至連種的花花草草和放的假山,看起來都像是長安那些有名的匠人出品。
雖然在場的沒一個是貴族,連似乎是貴族的那個大塊頭都不知所蹤了,他們這些人本不應該對這些昂貴的陳設熟悉。
但他們都是長安人士,而長安最不缺的就是貴族和貴族的宅院。
皇城腳下的幾個坊市,全都是那些貴族扎堆的地方。
以前是方便他們早上參加朝會,現在就是靠住在好地段裝逼了。
當年統合會攻破長安,很多保皇派的貴族都放棄了自家在長安的宅子,拖家帶口的跑去自己封地或者直接回老家了。
那些宅子統合會也沒動,早年間還有幾個大商人買了下來給自己裝逼。
多貴他們都肯出錢,最貴的一座甚至賣出了八千八百八十八萬金元的奇葩價格。
但買下的商人說很值得,因為那台宅子出門左轉幾百米就是坊門,出了坊門再往右走幾百米,就是皇城的南大門。
「爺們兒也是萬歲爺的鄰居了!」
那個土嗨商人如此說。
吃到了賣宅子好處的統合會,大賣特賣了好幾套,居然靠着這些進項,撐過了開國初期的經濟困頓時期。
賣到最後也不剩幾座了,於是政府就捐給那些相關的文化保護組織,也算是彰顯了一下「冥主」社會的自由。
那時候長安的中小學校,都會組織學生去參觀那些宅院,說是讓學生們見識見識封建貴族階級的奢靡享樂之風。
其實真挺搞笑的,能住在長安的孩子早就見慣了這些「奢靡之風」,因為他們也勉強算是受益人之一。
跟既得利益者講封建的壞處?
笑話,那就跟拖着資本家去看那些底層血汗工廠似的。
資本家的內心不會有絲毫波動,只會覺得這些工廠在為自己製造財富,很開心。
所以啊,這些長安長大的丘八們,對這些宅院其實並沒有厭惡,甚至還會有種熟悉的親切感,就是因為這樣。
他們雖然不是貴族,但老長安人的驕傲讓他們並不覺得的自己比貴族差很多。
但讓他們很奇怪的是,這座遠在異國他鄉的宅院,居然不比自己印象中見到的那些貴族宅院差。
有些地方,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至少這些假山和花圃,光是從長安製作完成再運到這裏,價格就遠比在長安先做先裝要昂貴許多。
蠻子都那麽有錢嗎?
這不應該啊……
也不公平!
哥兒幾個老長安人了,混了幾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