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花輪》[金花輪] - 第8章 萬貫家財河卷沙

01

這是石錚壓下的第二個消息。

這件事,距離輕羽公子之死,大約又過去了一個月。

山東,濟陽。

陶然,字一樂,五十五歲。

陶家五代行醫,到了陶一樂這時候,才真正發揚了祖傳醫術,也財運發達,掙下了老大一份家業。

陶然聲名遠播,在濟南府人盡皆知,山東之外,數省之內,在江湖人中,也頗有名聲。

他的主顧,大半是江湖客,陶家最精絕的醫術,便是內傷外傷,接骨續肉。

陶然不分派別,無論正邪,來人則治,醫恩廣施。

如此,想不發財不安穩都難。

如今,陶然已是穩穩噹噹的富家翁。

年紀大了開始喜歡安靜,他嫌城中吵鬧窄擠,在城西近郊,依山傍水之處,置建了一處大大的莊院,他少回城中,常年居住在此,也將醫堂安置在此。

但是他仍然難獲安靜。

他在哪裡,病人便在哪裡,或轎或車,人來馬往,絡繹不絕。

02

長子的醫術漸漸老成了,他也想省一些心力,就把大部分家事,諸項醫務,都交與了長子。

次子不在老家,沒有繼承他的醫術,而是成了武林中人,拜入黃山派門下。

陶然這半生,看見了無數江湖人的諸般傷病痛楚,但是,他還是讓次子走上了這條路。

多年前,隨着家財漸多,家業漸廣,他就開始擔心,如果這樣下去,怕這家業雖則掙下了,日後卻難守得住。

黑白兩道,雖然表面上到處都有朋友,真到了要緊時節,有誰會真心幫忙呢?真正可靠的,只可能是自家的骨肉。

有一個習武的孩子,極為必要。

他本來想讓次子讀書,將來考取功名,可是孩子在書本文章一道上,實在沒有天份興趣。

陶然覺得習武門楣,會低一些,憑着與江湖人士的交情,將次子送入了黃山派。

可次子在武學上,也只一般。靠着陶然的家財、名聲,才在黃山派中站穩腳跟,還娶得了一位師妹。

對各大門派來說,武功天份雖然重要,銀錢也一天不能少。

而且,人在江湖中,都須結交好郎中。

行走江湖,就是要把腦袋掖在腰帶上,哪天腦袋沒了,自然好辦省心,若是腦袋還在,骨斷筋連,還是須要醫治的。

03

老大從醫,老二習武,如果再有一個做官的兒子,百年之後,便可無憂。

可惜,人生總難盡如人意。

偌大的家業,就是十個兒子也足夠攤分用度。

陶然至今已納過九房,就是只生了兩個兒子。

雖過五旬,但他不信天命,所以,剛剛納了第十房。

這幾日,他就都在第十房中盤桓。

他對自己的狀態很滿意,暗想:年輕後生也不過如此,即便生不齣兒子,此生也值。

這也得益於武當派松風道長,很多年前受了傷,被陶然治好,為報答醫治之恩,傳了他一套養生內功和健身拳法,每日里陶然都習練不輟,使得他筋強體健。

身體就是要用,要練,這也是他養生之道,他將「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幾個字,掛到了自己的診堂里。

04

這天他午睡醒來,喝了一碗參湯,慢慢來到自己的診堂之中。

他每日下午,仍然會坐一個時辰的堂。

他的診金頗高,但每日仍然排得極滿。

病人還沒進來,他想靜一靜神,剛閉上眼睛,卻想起了十房。

眼前出現了十房那瘦細的腰,勻長的腿,還有一看見他,就怯生生,退縮畏懼,卻無處躲藏的眼神。

陶然身體一熱,口唇焦渴。

醫者意也,靜不下心是不行的。

他有些懊惱,睜開眼睛,端起茶來啜了兩口。

這時候,門開了,一位女子款款走了進來。

這是第一位病人。

好美的女子!

陶然眼前一亮,十房的樣子,瞬即就從他的腦子中抹去了。

女子普通鄉紳夫人的打扮,只走了這幾步路,只看身材,就已讓陶然無法移開眼神。

戴着一塊紗,看不太清臉龐,陶然恨不能一口氣把紗吹開。

門外是她帶來的一位家僕,高高壯壯,黑黑憨憨的樣子,家僕沒有進來,站在外面,從外面輕輕帶起了診堂的門。

05

這女子微微一禮,陶然忙伸手讓坐,問道:「夫人貴體,有何不適?」

女人似乎有些羞赧,想了一想,才輕聲道:「賤妾非為看病,只想來問一下陶先生,前日,有一位藍衣小公子,來到陶先生這裡,他的身體病況如何?」

她說話聲音輕輕柔柔,但脆生清楚,像古箏彈響了《春江花月夜》,低慢而起。

陶然更加神思不屬,一怔道:「前日?」

女人點頭,道:「那孩子,身着藍袍,腰間帶着一塊白玉。」

陶然略略想了一想,才回憶起來,前日的確有一位年輕人來過,若非腰間有那一塊美玉,他早已把這人忘了。

這個人似乎沒有什麼特別之處。雖然是來看病,進了診堂,也不答禮,就坐了下來,把手腕放到了桌子上。

看病自然講究望聞問切,陶然問了幾句,他話也不愛說,問兩句懶回一句,只說多夢少眠,想尋兩付葯吃。

陶然只好搭脈。

搭了一會兒,脈象也都正常。看着他的神情冷淡,面無笑意,多少有一些郁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