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漢》[舉漢] - 第12章 質書救鄰(2)

劉和、劉饒小兄妹躲在屏風後面瑟瑟發抖,嚇得連頭都不敢露。
張氏心頭怒火氣盛,又急語道:「別說兩萬錢,家裏就是兩千錢也沒有!既然你誇下了海口,你就自己想辦法解決!」
「仲達,此事你心裏是怎麽打算的?」賴慈詳雅的端坐在旁,柔聲問道。自季叔返家以來,觀其言行,屢屢有驚人之舉,這次應該也不例外。
「不瞞母親大人、嫂子,我欲以書質兩萬錢,作為賄金。」劉景平靜道出自己的想法。沒錯,他打算抵押書籍。
當今書籍之珍貴程度無需贅言,在任何人看來,質書都是一件極不明智的決定。然而質書的錢用於自己是愚蠢,用於外人就會起到截然不同的效果。
這個靈感來源於前世讀過的一則歷史故事:庾詵是南梁名士,他的鄰居被誣陷為盜,庾詵以書質得數萬錢,令門生裝作鄰居親屬,代之酬備,順利將鄰居救出。這樣的事做過很多次,德行為世人稱頌。
他已有「躬耕養客」的名聲,再加上「質書救鄰」,他在道德層面便近乎完美,毫不誇張的說,未來他將受用無窮。
賴慈縱然已有一定心理準備,還是被劉景的決定嚇到了,眼裏滿是震驚之色。
張氏當即火冒三丈,尖聲叫道:「你怎敢、你怎敢……?!汝父若泉下有知,必然被你這不孝子活活氣死!」
劉景神情自若,伏地拜道:「請母親大人暫息雷霆之怒,兒子只會用從襄陽親手抄錄的書作抵押,家中原本書籍一片竹簡也不會動。」
「……」張氏頓時啞口無言,一口氣無處發泄,憋得面部發紫,劉景自己抄寫的書,他自然有處置的權利。
賴慈美目流轉,輕聲嘆道:「仲達,難道就沒有更好的辦法嗎?」對於質書這件事,她始終難以接受。
「和人命相比,區區一些書籍算得了什麽。」劉景表現得無比洒脫,目光湛湛有神,道:「嫂子,你最近不是正在讀《易書》嗎,《易書》上說:「天道無親,常與善人。」無情的上蒼也會眷顧行善之人。《詩經》有云:「顯允君子,莫不令德。」我思慕上古的君子,也想有一個美好的名聲。」
賴慈聞言感慨萬千,一臉欣慰道:「仲達,你既有出眾的才華,又有高尚的品行,日後一定能夠光大劉家門楣,嫂子為你感到驕傲。」
「你既然心中早有決定,還來問我們作甚!」繼母張氏心意難平,起身拂袖而去,屏風後的劉和、劉饒被撞個正著,少不了挨了一通訓斥。
賴慈暗暗搖頭,對劉景輕聲道:「仲達,阿姑只是一時想不開,你別往心裏去。」
劉景點點頭道:「嫂子,這個我省得。」
將賴慈送回寢室,劉景提着燈去前院找宋谷,告知明天暫時休息一天,駕車載他去郡城臨湘。宋谷憨厚老實,又全家蒙受劉景大恩,郎君說怎麽做他就怎麽做。
之後劉景來到書庫,開始整理從襄陽帶回來的書籍。有些是不能拿去抵押的,如宋忠的《周易注》,有些則可以,如王逸註解的《楚辭章句》、蔡邕鐫刻的《熹平石經》。
所謂《熹平石經》,指的是熹平四年(公元175年),先後將《詩經》、《尚書》、《禮》、《易》、《春秋》五經,並《公羊》、《論語》二傳,共七部經典刻於四十六塊石碑之上,字體俱為隸書,出於議郎蔡邕等人之手。
立碑之日,其觀視及摹寫者,車乘每日多達一千餘輛,填塞街陌,盛況空前。可惜如此傳世之作,歷經董卓之亂,多有損毀。
《熹平石經》因為都是原本,並無名家註解,珍貴之處在於校正經文,也在於蔡邕書丹,劉景轉摹了《尚書》、《論語》二書,此二書拿出一本即可,劉景沒有猶豫,直接選了《論語》。
《楚辭章句》、《熹平石經》《論語》,再添一些史籍、雜書,就差不多足夠了。
頂點小說網首發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