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漢》[舉漢] - 第18章 劉蟠(2)

堂下眾人驚訝道:「啊,原來他是劉伯明之弟。」
劉遠既得功曹桓階的信任,又是五官掾劉蟠的族弟,自身也有傑出的才能,可以說前途不可限量,事實上在他去世之前,長沙太守張羨就有意讓他出任自己的主簿。
主薄是太守的心腹近臣,從設立以來,地位不斷提高,如今已經能夠和功曹、五官掾、督郵等郡中大吏並駕齊驅。
劉蟠又繼續說道:「此子兩年前遊學襄陽,拜在五經從事宋忠宋仲子門下。」
「宋仲子海內大儒,精於諸子百家之言,這首詩說不定是宋仲子所作。」有人這般猜測,並且得到了不少人的響應。
劉蟠嘆氣道:「唉,也是在下公務繁忙,很少在家,對他幾乎沒有多少了解,昨日休沐回來,才從家僕那裏聽說一些。
不久前他家賓客患上腫足病,其繼母欲將賓客一家逐出家門,他不忍見賓客一家流落外面,衣食無著,居然代客耕鉏。而兩日前,鄰人被賊曹掾成績誣陷逮捕,此子質書於市,貸錢兩萬,將人救出。」
「躬耕養客」、「質書救鄰」——
在坐者面面相覷,一時無言。
這樣的行為,他們自問做不到,如此品德高尚的人,怎麽會盜用他人的詩呢,他們不禁為自己之前的猜疑感到萬分羞愧。
「躬耕養客」這件事杜襲在和劉景聊天時已經知曉,「質書救鄰」劉景卻隻字未提,杜襲心中對他的評價更高了,對劉蟠道:「恭喜劉掾君,貴家族出了劉仲達這樣一位天縱奇才,日後貴家族必然因他而興盛。」
「那就借杜君吉言了。」劉蟠撫須大笑,心情甚是暢快。
隨着杜襲的到來,宴會正式開始,席間眾人觥籌交錯,談笑風生,宴會一直持續到日落時分才宣告結束。
劉蟠帶著幾分醉意出門送客,被風一吹,頭腦立刻清醒了許多,轉首對身邊的監奴道:「不知劉仲達這時歸家沒有,你去他家一趟,把他請過來。」
「諾。」監奴領命而去。
劉景早有準備,是以並未覺得意外。
隨着監奴來到劉蟠家,劉景見劉蟠以手支額,伏於案上,邊拜邊道:「弟景拜見從兄。」
劉蟠面容微醺,笑着道:「仲達,你來了,快坐。」
兩人雖是同輩,卻相差十餘歲,之前很少有接觸的機會,他對劉景唯一的印象,就是劉遠之弟。
據劉蟠所知,劉景並非是像他的故主黃琬,或杜襲曾祖杜安那樣的早慧神童,其在束髮前,只是一個比較尋常的貪玩少年,並沒有什麽過人之處。
沒想到遊學二載,受到名師指點,學識竟然精進若此,至少《勸農》這樣的詩,他是絕難作出。
故司徒王允年輕時學習刻苦,同郡大儒郭林宗每次與之見面,他都有極大的進步,因此感到萬分驚奇,讚王允學業「一日千裏」,這話用到劉景身上想必也是一樣吧。
龍丘劉氏能夠出此才俊,劉蟠內心着實歡喜,只是一想到成績,面色不由一沉,對劉景抱怨道:
「仲達,族人蒙冤入獄,你為何不去郡府找我?難道族人有難,我會視而不見嗎?平白便宜了成績那個小丑,氣死我也!
《書》云:『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孔子曰:『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成績身為賊曹掾,卻擅行喜怒,或案不以罪,迫脅無辜,致百姓深受其苦,此等酷吏不殺不足以平民憤!」
說到最後,劉蟠咬牙切齒,恨不得立刻殺之而後快。
劉景知道劉蟠和成績素來不睦,積怨頗深,沒有多做解釋,而是順着他的話道:「成績小人也,像他這種貪鄙無知之輩,從來沒有能得善終的,從兄何必和一個死人一般見識。」
頂點小說網首發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