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滿朝奸臣:在亡國的道上一路跑偏》[開局滿朝奸臣:在亡國的道上一路跑偏] - 第6章(2)

深呼吸一口氣,霸氣無雙道:

「夏侯惇,于禁,本帥給你們三萬精兵,此時出發,兵進下邽、彤縣,伺機遊走,截斷敵軍糧道。

在本帥與敵正面交戰期間,本帥不想看到,有一粒糧食,進了楚軍大營之中,否則兵法論處,絕不姑息!」

夏侯惇、于禁齊聲作揖道:「末將領兵!」

隨後,二人便走出大營,前去點兵選將。

「曹洪、徐晃何在!」

「末將在!」

「本帥給你二人兩萬兵馬,寅時造飯,卯時發兵,千里奔襲重泉、洛陰,堵截敵軍退路,伺機接應夏侯惇、徐晃。

這兩萬人,本帥只能給你們步卒,但是本帥要讓你們在十日內攻克重泉,唯有如此,方可使楚軍在無糧草的救濟下,軍心大亂!」

「末將領命!」

「曹仁、張遼,何在?!」

「末將在!」

「自領兩萬甲士,備好糧草輜重等物,火速趕往蕞城守城,若敵軍糧草不濟,必然猛攻蕞城。

本帥要讓你二人,守城至少十日,你二人可能做到?」

曹操慧眼如炬。

在他麾下的那幫弟兄當中,論守城之力,沒有人可以比得上曹仁。

更是被某些後世史學家譽為,三國時期,守城第一人!

守蕞城的大任,除了曹仁之外,沒有人可以擔得起。

「末將領兵!」

隨着曹仁、張遼二人應聲之後,咸陽城內的十五萬大軍,便已用去五萬。

這時,曹操看向身材魁梧無比的潘鳳,沉聲道:

「敵軍對我軍情況瞭若指掌,為了讓他們以為,本帥已將咸陽城內的兵力傾巢而出,心生懈怠,惟有靠將軍了。」

後者作揖道:「請曹大人下令。」

曹操點了點頭,直言道:

「潘將軍自點三萬兵馬,與敵正面對戰,必要時期,要讓敵軍認為,你麾下大軍,至少有八萬之眾。

本帥這曹字大纛,便就交予將軍了,望將軍可挫敵銳氣!屆時,待時機一到,本帥便會親率大軍,直搗敵中軍大帳!」

潘鳳當仁不讓道:「末將領命!」

曹操繼續下令:「許褚何在?!」

「末將在!」

「本帥給你一萬精兵,白日駐守咸陽宮,到了深夜,便守在皇城之外,不可打擾到陛下休息。」

此話一出,典韋頓時有些不樂意了。

怎麼別人都去殺敵了。

而自己反而要當個保鏢呢?

曹操瞪了他一眼,怒聲道:

「你個憨貨!倘若我們都走了,陛下該由誰來保護?

若是我等此戰得勝歸來,陛下安然無恙,你,典韋,便是此戰的第一大功臣!」

他有着自己的顧慮。

嬴淵是大秦的未來的希望,不容有失。

如今權臣當道,霍光等人,都是狼子野心之輩,倘若十五萬兵馬傾巢而出,只怕陛下會有危險!

其實,當初嬴淵前身,倒是想過利用十五萬大軍,肅清朝野。

但是他不敢。

因為那牽扯到的各方勢力,實在是太龐大了。

而且,十五萬大軍中,有不少都是四征將軍的人。

曹操一向都是識人之明。

他用了整整幾個時辰的功夫,將營中一些疑似四征將軍的人,全部找了出來,並打算將他們全部帶往戰場。

也就是說,給典韋的那一萬人,都對嬴淵忠心耿耿。

而曹操認為,這其實才是嬴淵內心當中的真實想法!

藉助國難這個機會,將朝野上下,全部血洗一遍!

陛下,真乃明君!

典韋在知曉了事情的嚴重性後,也沒有絲毫猶豫,便領了軍令。

此刻的曹操,有着萬丈雄心,他環視諸將,大聲道:「必勝!」

「必勝!」

眾將紛紛效仿。

頃刻間,那兩個字,便就傳遍全軍。

早朝時剛被皇帝提拔為兵部尚書。

此刻便就開始對付敵軍。

速度,不可謂不快。

今日過後,在大秦的軍中,便就流傳着這樣的一句話:

【曹操點兵,勝券在握】

「陛下,臣曹操,一定不負皇恩,打贏此仗,終其一生,輔助您為千古一帝!」

此刻的曹操,對大秦的未來,很是看好。

因為大秦有着像是嬴淵這樣的明君!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