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當皇帝》[老子就是要當皇帝] - 第五章 官兵來襲(2)

軍不能膨脹到幾萬人?
但是這才剛開了個頭呢,就是被左良玉給盯上了。
這讓他有一種前功盡棄的挫敗感。
此時,孫成立也帶著羅志學到了李同林身邊,孫成立開口到:「大將軍,已經三天了。」
「我們已經試過了,但是這官軍就跟狗皮膏藥一樣,甩不掉啊!」
「大將軍,我們走吧。」
一旁的羅志學也是覺得李同林不能再這麼猶豫下去了,否則的話,羅志學都要考慮是不是脫離大隊伍帶著林魚兒自行逃命了。
他們身後追擊可是左良玉的精銳部隊,其中不乏大隊騎兵,他們根本不可能帶著一千多流民士卒逃命。
羅志學當即道:「大將軍,自二王起,如今陝晉豫各路義軍群起,有闖王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羅汝才等,如今群雄之勢已成。」
「然官軍為何遲遲不能剿滅義軍?」
聽到羅志學開口,而且開口說的還是大勢,當即李同林和孫成立都是轉頭看了過來。
羅志學繼續道:「初時義軍力微,乃避戰尋機壯大,待今義軍勢成,則聚兵或攻或守,官軍難以為繼也。」
「又義軍多精騎,或善騎射,或跨雙馬,可日行百里擊敵之弱,縱使一時不慎遭敵圍困,亦可輕易遁走,官兵多馬三步七,追無可追。」
「如此,縱使官軍圍剿多年,然群雄依舊縱橫多省!」
準備一番話說完後,李同林眼睛微微眯起!
作為官兵出身,而且數月前還是親自參與圍剿各路賊軍的官兵之一,李同林很輕易的就能聽明白羅志學的這一番話。
官兵為什麼遲遲不能剿滅各路賊軍?
天災人禍導致人們吃不飽,繼而不斷引發各路起義等因素暫且不說呢,只說軍事方面。
官兵無法剿滅各路賊軍的理由很簡單,因為起義軍里的核心骨幹大多是馬夫、驛卒、逃兵、叛軍,這些人的軍事素養其實不差。
此外明人張翰所著《松窗夢語》有言:陝西多驢馬牛羊旃裘筋骨。
這地方,騾馬多!
諸多因素結合起來,也就導致了起義軍里的核心骨幹機動能力非常強悍。
縱然官兵有時候圍困住了起義軍的大部隊,但是圍困住的也只是那些用來籌數的流民而已,至於起義軍里的核心骨幹,基本上見機不妙就溜了。
而官兵因為多步兵、少騎兵是非常難追上起義軍。
逃出去的起義軍骨幹擺脫了官兵後,給他們幾個月的時間,又能挾裹好幾萬甚至幾十萬的流民大軍出來。
這一點,就連人家明王朝內部的主要將領們都看的非常清楚,所以他們都是採用多面圍剿,步步緊逼,一步一步壓縮起義軍活動空間的方式進行圍剿的,只不過成效不大而已。
對於這些,其實李同林心裏頭也明白的,但是之前他因為捨不得收攏起來的士卒而猶豫。
現在,李同林深吸了口氣後道:「官兵追的緊,我們這麼多人聚在一起目標太大,怕是走不掉了,吩咐下去,親兵聚集騾馬準備突圍,至於剩下的人,讓他們分散突圍!」
想了想,李同林又道:「把那些無法帶走的糧食也給他們分下去,以後是死是活,看他們自己的命!」
吩咐下去後,李同林又看了眼羅志學,目光中帶著和善:「羅先生會騎馬嗎?等會我們少不了要走一些小路,馬車不好走。」
羅志學道:「這些天倒是學過一番,雖然還不熟練,但是策馬而行足夠了。」
他早就知道這伙賊軍在官軍追擊下要跑路的,之前身子稍微恢復了些也就找孫成立要了一匹比較溫順的矮馬學騎馬,還請教了不少人。
如今要說他馬術嫻熟肯定是扯淡,但是僅僅騎馬趕路的話還是勉強可以的。
再說了,如今正是跑路的緊要關頭,不會也要會啊!
b李同林微微點頭!
會騎馬就好!
對這個羅志學,他還是比較欣賞的,不僅僅懂文識字會做帳,而且剛才那一番話也不像是個普通讀書人能夠說出來的話。
興許以後在軍事謀略上也可以讓他出謀劃策。
——
b李同林做出了決定後,行動非常迅速,僅僅是半個時辰左右就把事情安排妥當,隨即親自帶著一百多騎兵以及羅志學等人率先撤離。
至於那一千多流民士卒嘛,他們領取了發放的糧食後就一鬨而散了。
這身後可是有好幾千官兵呢,如果不是之前李同林強行帶着他們跑路,這些流民士卒早就各自逃命去了,那裡還會傻乎乎的跟着李同林一路逃啊。
所以,這其實是分則兩利的事。
李同林非要帶著這一千多流民士卒跑路,才會真正害了他們。
李同林帶著一百多親兵騎馬狂奔跑路,一千多流民士卒一鬨而散之後,後頭的官兵們對此卻是習以為常。
類似的情況他們見多了,每逢戰事不利的時候,那些賊軍骨幹們基本都會扔下普通的流民炮灰獨自跑路。
所以官兵沒搭理那些一鬨而散的流民士卒,而是死咬著李同林等一百多騎兵不放。
這一百多騎兵才是這伙賊軍的骨幹,幹掉他們才算是真正滅掉這支賊軍,不然過幾個月這些一百多賊軍騎兵就能重新聚起來數千甚至上萬的流民大軍。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