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直播:從神奇的太宗們開始》[歷史直播:從神奇的太宗們開始] - 歷史直播:從神奇的太宗們開始第4章 削藩之意在線免費閱讀(2)

道是他們自己自然去世、還是萬歲當真是把開國老臣殺了一通啊,不然怎麼一個和老臣有關的名字都沒有?反而是這些乳臭未乾的小子們冒了尖!不過,只要太子不出問題,大家就都沒問題……所以,一定要保住太子的命啊!

大臣們彼此眉目交接,達成了共識。

浙江浦江縣。

方孝孺此時二十三歲,早已跟隨大儒宋濂學習,此時是他在浦江專心學業的第三年。

神跡中的內容,宋濂他們自然也是重視的,此時,看到神跡指出方孝孺就是明太祖留給建文帝的顧命大臣之一,不由又喜又悲。

喜的自然是因為方孝孺顯然日後學業有成,還得到了兩代帝王的認可,委以重任,得以一展抱負。

悲的也還是因為這委以重任,這是建文帝的核心團體啊,而建文帝先是廢藩復古,又是失敗被趕下帝位,方孝孺的結局可想而知。況且,萬歲那邊得知了未來的情形,是否還能任用方孝孺?方孝孺日後的命運又將如何?

方孝孺看着沉默地看着他的老師同學,道:「這是上天降下的神跡,何嘗不是在提醒我檢視己身,警醒我我的學問還沒有學到家呢!」

宋濂注視着他,見他並未動搖,不由讚許點頭:「雖是未來之事,但現下太子尚在,未來猶未可知!你更應專註自身,以備萬一!」

方孝孺恭敬受教。

【那麼,他們是怎麼商議的呢?】

【首先,是建文帝表露了自己的態度:他要削藩。】

【黃子澄知其意,便和齊泰開始商議削藩章程。】

【這裡,出現了一個關鍵:為什麼是黃子澄先了解建文帝的態度呢?】

【這就是朱允炆還是太孫時的事情了。當年,他就和黃子澄探詢過對藩王的看法,而黃子澄給出的答覆是:諸王的兵力不足為懼,都無法抵擋朝廷大軍;況且西漢的七國也很強大,不也還是滅亡了嗎?!】

【這裡就體現出了一個致命的問題:黃子澄如何能這麼肯定呢?而建文帝也當真信了。】

【黃子澄是純粹的儒生文人,不能說對用兵打仗一竅不通,但也八九不離十。一方面,在他的認知力,打仗或許就是簡單的我比你強、我就會贏;一方面,當時的話未嘗沒有順應朱允炆的原因在。】

【那麼,打仗真的只是簡簡單單地看紙面上的實力就能決定輸贏嗎?當然不是!如果真的這麼簡單,那大家還打什麼仗,直接把力量一對比,弱的那方認輸就是了。】

【而關於西漢七國之亂的例子,七國是輸了,可七國和西漢與藩王和大明能夠完全一致的類比嗎?也不能。】

【但,建文帝真的信了黃子澄,不止在這時,還在接下來擬定的削藩方案中。】

「嗯?」朱元璋腦門上青筋開始突突直跳,「咱以後就是這麼教他的?教他隨意用人信人?」他在殿中轉圈踱步,看起來很像踢一腳椅子、或者找個什麼人打一頓,「削藩廢藩就算了,自己的水平和手腕還不行!別人說什麼他就信什麼,那黃子澄還是個文人!」

他最終還是狠狠踢了一腳椅子,無視了再次躲到朱標身後的朱棣,「咱就不信,咱就一點有水平的將領都沒給他留!這種涉及到軍事的事情,他就這麼就開始準備了,也不找找將領?」

「老朱咱這是瞎了眼了!」罵完猶不解氣,但有沒辦法找現在才三歲的一個幼兒算賬,只能扭過頭來,對着朱標殷殷囑咐:「標兒啊,一定要保重身體,千萬不能出什麼差錯啊。」

朱標點頭,和馬皇后一起安撫朱元璋。

朱棣則和幾個弟弟們擠眉弄眼,怪不得我能成功,就看這好侄兒的架勢,還沒開始就要出問題了。

漢朝,元朔元年。

漢武帝看着神跡中,黃子澄拿他父親在位時的七國之亂當例子,告訴朱允炆削藩必然成功,無需憂慮,不由冷笑出聲。

笑話,要是藩王就那麼好拿捏,朝廷就是順應天時,藩王起兵就是逆天之舉,那他漢家幾代帝王有何苦小心謀劃、仔細蠶食那麼多年!

誠然看起來,明朝**力量遠勝地方藩王,但陰溝裡翻船的事兒還少了?建文帝自己最後不也成了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嗎!

他看向衛青。

衛青同樣搖頭,用兵打仗一事,力量對比重要嗎?當然重要。本質上,力量強的一方理所當然地更可能贏,所謂一力降十會;但是有時候,有了「力」,怎麼使用這個「力」也是關鍵。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