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脂陳魚等人》[李脂陳魚等人] - 李脂陳魚等人第1章  第一章

自然,鋪陳和收斂相得益彰,恰到好處,控制語言的力度和速度。
如《黃梅路魚鋪簡史》中寫老丁請李脂、陳魚等人吃飯,女兒丁一藍踢館鬧場,先是遠觀,由老丁充當敘述者,簡要補敘了丁一藍的來歷、經歷、個性,而後進入現場,近距離描述人物衝突、展示情節細節:她推開陳魚走到桌子跟前,掃視了一下全場,老丁指間蓄積的煙灰立刻斷為兩截。
他早就戒了煙,這回是酒色當前,架不住勸,胡亂點了一根。
丁一藍指了指他,他迅速把煙屁股捏碎,丟在了凳子下面。
指完老丁,丁一嵐的目光就聚在了李脂臉上。
換了別人,這高壓電非得把腦門擊穿不可,可李脂不怕。
我警告某些人,別惦記我爸那點兒棺材本。
我媽雖然沒了,還有我呢。
還有你們,一把年紀了也不知羞,臟臟嘰嘰。
說誰呢!
李脂「啪」地一拍桌子,茶碗和酒杯不約而同地跳了一下,在座的都是街坊鄰居,論理你得叫叔叔嬸嬸,臟嘰來臟嘰去,你罵誰呢?
罵得就是你,別以為我爸看上你你就多牛屄,我告訴你,我不同意。
你同不同意關我屁事,就你爸那妖里妖氣的勁兒,我還看不上他呢。
沒大沒小,冒冒失失,也不知你媽是不是被你氣死的。
丁一藍說不過她,就咣當一下,掀了桌子。
這一場戲,到此戛然而止。
接下來,就是第二天老丁道歉,商量賠償,敘事距離重新拉開,敘述者轉述人物語言,描述變成了概述:第二天,老丁去45號魚鋪找陳魚,啰里啰唆道了一通歉,說能不能跟望海樓講講,少賠點錢。
不用了,陳魚說,我已經拿工錢頂上了。
先是遠觀,隨即切入現場,採用外視角,近距離聚焦,迎接**到來,然後立刻退出。
忽而急如驟雨,轉瞬慢條斯理,嘈嘈切切錯雜談,鋪陳充分,收斂及時,把握語言分寸,做到了放收自如。
敘述者始終緊貼李脂、陳魚,丁一藍是個外來者,受到李脂、陳魚和讀者的審視、鄙視—丁一藍根本想不到,她侮辱的是自己的親爹,她暴露的是自己的自私、粗俗和無禮、無能,而陳魚善良而略顯懦弱,李脂犀利而柔中帶剛,乾脆利落,不留情面,人物個性在一場衝突中得到了充分…

待續...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