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盛寵:少帥的寵妻生涯》[民國盛寵:少帥的寵妻生涯] - 第3章 蕭家風波

第四代,近百年的老字號。蕭家玉器四個字,在重慶頗有名氣。蕭家名下玉器鋪子無數,其中最為知名是一家為名墨玉坊的鋪子。每當提起玉器,都會想到蕭家的墨玉坊。據說,「墨玉坊」三個字是慈禧太后還是貴人時,路過重慶,剛好遇到開業的一家玉坊,一時興起,便幫忙取名墨玉坊。蕭小曼的曾祖父當時覺得名字好聽,當天就着人做了牌匾。蕭小曼的曾祖父只當慈禧是普通婦人,拿出足足五百兩預酬謝她,慈禧一文錢都沒有收,婉拒蕭小曼的曾祖父,並說,掌柜若是有心,打理好這家玉坊,若能世世代代做下去,便是對我最好的酬謝。後來,慈禧回宮,偶然間和宮裡的人說起這件事。蕭小曼的曾祖父才知道,原來取名的婦人是大名鼎鼎的蘭貴人。再後來,蘭貴人坐上太后之位,墨玉坊也沾了光,生意愈發興隆。又過了七十年,蕭小曼的父親繼承蕭家的生意以及這座墨玉坊。蕭小曼的父親是這一輩的老大,底下有兩個妹妹和兩個弟弟。兩個姑姑出嫁得早,回蕭家的日子不多,蕭家的規矩,女子到年齡就得出嫁。蕭小曼不像和兩個姑姑一樣,做舊時包辦婚約下的傀儡。別的千金念書,是為了給自己渡一層金光,嫁得體面風光。而蕭小曼不同,她圖明理和拓寬見識。至於那兩位叔叔,也就是蕭小曼四叔和五叔。蕭小曼印象更深刻些。祖父走後,那兩位叔叔協助蕭小曼的父親打理蕭家的生意,對蕭家的家產覬覦在心,自打蕭小曼記事起,兩位叔叔沒少在她父親這裡撈好處。這些年來,蕭家是表面風平浪靜,實則翻江倒海。蕭小曼遠赴北平念書,一走數年。這個時候收到家裡的急信,蕭小曼攥着書信,險些站不穩了。信上說小曼的父親病重了,希望她儘早回家。這哪裡是望她回來的書信,根本就是四叔五叔以她父親病重的由頭,擺得一道請君入甕!蕭小曼想到進屋要面對的所有,只覺得眼眶發熱,心尖上似是有一把尖銳的刀子一直在絞動一般,痛入心扉。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