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奇譚之孰湖》[天工奇譚之孰湖] - 第26章 比財鬥富(2)

都聽到了沒?一,這是呂仙人喝過的水,二,當地百姓每家每天只有三瓢,三,四寶大老遠從雲夢古城背水過來又背水上山,你們說值不值一兩銀子一瓢?」
「那也不值。」胡長堅故意說道。
不過他這一聲「不值」早就淹沒在富貴學子們齊刷刷的一聲「值」裏。
人群後頭的江川,聽著這一聲值,便覺得又有趣又可笑,有趣是丁牧雲把他們唬的一愣一愣的,這上山地路有幾段很是陡峭,別說一個十一二歲的小姑娘,就算是成年人也很難背着這樣兩大木桶的水上山,可笑是,這些人爭相買水,好像一兩銀子值得很。
喝完水,大家坐下來歇腳,又開始了比才鬥富:
一個道:「一兩銀子一瓢水算什麽?在下小時候,曾隨母親大人去龍山拜佛,喝過龍山寺院方丈親手炒制的青龍毫茶,這青龍毫茶只在雪山之巔生長,極其珍奇稀罕,上去採摘,極容易造成雪崩,每年不知道有多少採茶人死在了去雪山之巔的路上,沿途都是白骨,所以才有這一根茶便是一根金的價,我娘喜歡喝茶,每年一到採茶時節,便派人去龍山候着,這每年的青龍毫茶,有一半去了皇宮,另一半在我家中。」
另一個笑了笑,道:「說到貴重,去年家父五十大壽時,得江南緙絲名家沈瑜的一幅雙面緙《萬馬奔騰》圖,都說這『一寸緙絲一寸金」我家這幅《萬馬奔騰》,圖軸縱一丈,寬八尺,是沈瑜花了半生的心血方成之作,上頭還有點點血跡,據說是沈瑜大作完成之時,熬盡心血死在了織機上留下來的。所以,天下最貴的緙絲在我家中,倒不是價值幾何,而是沈瑜這樣一個開創雙面緙絲的大家,畢生只此一幅。」
旁邊又有一人,聽了忍不住道:「兩位家中的物件確實稀罕,我家也有不值一提的物件,乃祖上留下的上古神物龍珠,只有拳頭大小,放在家中冬暖夏涼,夜間放在大廳裏足足抵得上十盞燈,這小東西還有一妙用,就是能解百病,所以自打龍珠進了家門,家中世代無人生病,祖上個個都是長壽之人,太爺爺現如今已經一百五十歲身強體健,太奶奶去年才過世,走時148歲。」
……
說到這些帝國三少就顯得低調多了。
胡長堅有個愛搜羅天下寶物的爹,家中財寶堆積如山,胡萬三有個金庫,專門存放寶物,他進去過一次,隨便砸了個瓶子,就聽胡萬三咂咂嘴說,前朝梁帝的愛物,就這麽沒了。
韓默則因家中有個大文豪,所以說到「寶物」便不吭聲,他爹的墨寶,按尺算價,一尺萬兩,古往今來除了王羲之的字,沒人能比得上自己的爹,再加上韓煜清高倔強,上門求字之人每每被他冷落,還揚言書法是意境,絕不賣字為生,流落民間的都是些早年贈人的書法作品,近兩年的作品,市麵價格不可估量。據說江南有個仿韓煜字的顏生,寫的仿品都賣到了三百兩一尺。
程南君則跟他倆又不一樣,他跟他爹程瑤一樣視金錢如糞土,程瑤大軍每回得勝,皇帝必賜寶物無數,程瑤拿了賞賜便分於眾將士,要說能讓程南君津津樂道的,那便是程瑤的坐騎白毛虎「成影」,佩劍「降龍」和佩刀「伏虎」。
成影是上古神獸,而「降龍」「伏虎」這一刀一劍,均出自軒轅皇帝的造器爐,「降龍」不必說了,公認的天下第一劍,而「伏虎」據說是出爐時因刀意太強能反噬持刀者,而被軒轅帝封了刀,恐此刀流落民間傷及無辜,欲以降龍毀之,不料此刀竟化為一縷白光消失不見,至於此刀去了何處沒人知曉,漸漸地「伏虎」也就變成了傳說,直到後來被賢王爺得到,轉贈於大將軍程瑤,程瑤這一劍一刀一坐騎冠蓋天下。
坐在一旁的的江川,聽他們侃侃而談,心中感慨這些含着珠玉出生,不知銀錢對普通百姓的重要,從他們嘴裏說出來的都是千金萬金,比清明時燒給死人的紙錢還要多。
他想起了沿途見到的饑民荒民,流民營門口堆積成山的屍首,想起百香為了口薄棺不惜賣身。只覺得真是不公,世上之人,有人生來富貴,有人命賤如草,有人一擲千金,有人惶惶一輩子為一餐一飯費盡心思。
忽又想,若將來有一天能人人豐衣足食,個個安居樂業,那該有多好!想着想着忽然悲愴了起來,只覺得自己平庸愚鈍,竟然去想一些王侯將相也未必能完成的偉業,真真是再傻不過了。
正思忖間,忽聽一有人在問:「江兄,在想什麽?」
下一刻便是一瓢水遞到了面前,又道:「江兄,我幫你買了水,一兩銀子一瓢,趕緊喝了。」
江川便嘆了口氣,挑起眼眉。
符羽靠近了他,低聲道:「丁姑娘劫富濟貧,江兄豈能一毛不拔?」
江川覺得這話有些道理,便從口袋裏拿出碎銀子扔給了符羽,伸手接過水一瓢飲盡。
符羽掂著那碎銀子,大聲讚道:「這水甘甜,再來一瓢。」轉身又去買水去了。
轉眼兩桶水賣完了,丁牧雲還是不帶眾人上山,竟介紹起自己來。
頂點小說網首發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