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明:從在野侯爵開始》[挽明:從在野侯爵開始] - 第2章 巡撫的態度

保定巡撫衙門。
負責「刺殺福王案」的保定巡撫韓浚,已經為此案頭疼三天了。
他案几上一邊放着兵書,另一邊放着糧草軍械的賬目,肩負着多重責任,此時臉色非常凝重。
「本府安撫福王兩天,又連夜監督徵兵的事。今日文儒一來便追着問刺殺福王的事,是不是有什麼建議?」
巡撫韓浚口中的文儒,正是楊漣的字。
兵科給事中楊漣所在的東林黨,是當今太子的嫡系、福王一派的政敵。聽說福王遇刺,第一反應就是福王等人搞事情,要借刺客的事嫁禍太子,所以自告奮勇專門監督此案迅速辦理,絕不讓人污衊太子。
快速處理此事,讓福王一派無法污衊太子的方法,就是儘快誅殺王宏宇,如此太子絕對無憂。
他看起來一臉嚴肅:「此案皇上要求儘快處置,刺殺當晚除了武舉人王宏宇,真覺禪寺內其他人都不會武藝。死者是福王的心腹,身體健壯武藝不弱,死因是致命刀傷,兇手必然是王宏宇!」
「本府覺得不用這麼快下結論,應該慢慢調查出真相。」
「拖不得!」楊漣忽然站起,正氣盎然道:「皇上非常關注此事,要求儘快處理乾淨,韓大人早做決斷啊!應該按照梃擊案的方式,迅速處死兇手,避免他胡亂咬人禍亂天下。」
保定巡撫韓浚內心嘆息一聲,心想此案一涉及到皇室,果然變得非常棘手。
福王聽說皇上生病,進京看望的路上到保定最有名的真覺禪寺祈福,起初說的第二天抵達,但是擔心他父皇心切,寅時就到了,為了不興師動眾沒有半夜清場,結果發生了心腹被殺,福王本人受驚一事。
楊漣剛才話裏面還有一層意思,那就是福王遇刺有可能是自導自演,鄭貴妃和福王想藉著有人刺殺,把事情嫁禍給太子。所以要抹殺王宏宇,讓此案迅速結束。
五年前梃擊案就沸沸揚揚,現在又來了「刺客案」,韓浚深知自己不能明着和楊漣作對,因為那就是公然與太子、東林黨決裂。
真要倉促殺了,反而真相石沉大海。
其實,除了真相不明的原因外,還有人專門替王宏宇相求。
當年的司禮監太監陳矩,為人廉潔,矯正時弊,是難得與文官親善的太監。
他對自己當年有提攜之恩,之後結為好友,認識了陳矩身邊的年輕太監劉時敏。幾人不分文官還是太監,時常談論時局、愛好彈琴、吟誦詩歌,收集古董書畫。對於《左傳》、《國語》、《史記》、《漢書》等各種書籍有頗多交流。
之後仕途一帆風順,即使如今陳矩已經病逝,太監劉時敏職位不算高,但是自己不能忘恩負義。
昨天夜裡,太監劉時敏派了心腹求見自己,懇請對王宏宇救助一二,給足了面子。
雖然,不知道劉時敏和王宏宇是什麼關係,但是既然答應了,自己當然要聽一聽他怎麼說,否則將來被人說心性薄涼,忘恩負義,那於名聲與仕途就大有阻礙。
當然,他不可能猜到,劉時敏日後在魏忠賢時期改名劉若愚,是位文學與藝術水平不俗,歷史留下美名的太監。甚至這一世在王宏宇的影響下,未來劉若愚還會因為發揚華夏文化而海內聞名,幾乎比肩三寶太監鄭和~
韓浚有點頭疼,楊漣咄咄逼人,一直纏着讓他早做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