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公公叫康熙》[我的公公叫康熙] - 第十四章 驕客

未來的八福晉郭絡羅格格,隨着伯母郭絡羅太太過來吃席。寫到這裡我希望讀者記一下我們域名
郭絡羅太太也是宗女,還是覺羅氏的親堂姑,作為多羅貝子之女也有「縣君」封號,姑侄年歲相仿,娘家宅子都挨着,未出嫁前相伴長大。
八旗就是如此,來來往往的,聯絡有親。
只是這郭絡羅格格不是打小就養在安郡王府?
在安郡王府備嫁?
這眼看出門子,怎麼隨着郭絡羅家的長輩出門做客?
又是這個身份,這邊並沒有給她遞請帖。
覺羅氏出來迎客,察覺到其中蹊蹺,卻也不好當面相問,吩咐人傳話舒舒出來待客。
舒舒與郭絡羅格格兩人都是沒進門的皇子福晉,相陪身份也合適。
舒舒早聽過不少郭絡羅格格的傳言,也計劃著在她身上做突破口,可也沒有想到會這麼早相見。
看來郭絡羅格格「驕縱」的評語不是無稽之談,否則也不會這樣順心所欲,直接不請自來。
這般想着,舒舒不由得看向這位在史書上都留下好幾筆的八福晉。
十七、八歲的少女,身量高挑,比自己還高兩指,腰身挺得筆直,標準的瓜子臉,丹鳳眼眼角上翹,習慣性的揚著下巴,睥睨一切的架勢。
還有這裝扮是不是喧賓奪主了?
正紅旗裝,八寶項圈,手上是翠玉手鐲,雙髻除了鑲紅寶的金團花,還用紅色牡丹描金宮花,這是被流言刺激到了,到董鄂家炫富?
郭絡羅格格也在打量舒舒。
比自己矮,過於單薄,不夠端莊,容貌勉強中上,卻兩頰無肉不是福像,笑的很假,大眼珠子水汪汪的,看着就輕浮,還有這穿着打扮,藕色氅衣,丁香色坎肩,頭上也是藕色宮花,只插了一把小玉梳。
看着像是小門小戶的,哪有半點氣派?
等到舒舒將人領走了,郭絡羅太太才鬆了一口氣,拉着覺羅氏的手小聲抱怨道:「說起來都是笑話,都是被王府那邊慣的,實在沒個樣子,今兒是半路堵的我……要不是說好過來,我都想要立時回去,但凡我有個姑娘,也不會容她這樣敗壞郭絡羅家的名聲……」
覺羅氏不好說旁的,只客套著:「到底是王府教養大,端的氣派!」
郭絡羅太太低聲抱怨:「滿洲女兒金貴,誰家姑娘不寵著?可也沒見誰家有這個寵法……規矩就是規矩,就算是宗女,行事尚不得肆意,更不要說只是外姓臣女……真當自己成了皇子福晉就尊貴?我這個親伯母入不得她的眼,瞧瞧她的態度,哪裡當我是長輩,怕是直接當奴才看了……這也就是皇上直接指婚,但凡按照規矩選秀,這樣德行也過不了『留宮住宿』那一關……」
姑侄倆對視一眼,各有未了之意。
安和郡王在世時,這寵愛或者是真寵愛。
等到安和郡王病故,太福晉當家,能真心寵愛昔日情敵的外孫女?
安王府的內斗過去多年,眼下又有再起之勢。
異母兄弟之間,同母兄弟之間,還有着熱鬧可瞧。
*
花廳里,都是跟着長輩來吃席的未出閣小格格們。
大家多是姻親故舊,彼此認識,就好奇舒舒帶進來的新客。
董鄂家多與宗室聯姻,舒舒的表姐妹中宗女不少。
今天坐在首位的是個十三、四歲的女孩,閨名清如,容貌只是中上,可看着斯斯文文的,氣度從容,是今天舒舒最重要的貴客。
清如也是宗室女,是太祖玄孫女,出自太祖九子巴布泰一支,是巴布泰長子已故輔國公噶布喇的孫女,輔國將軍、頭等侍衛德義與嫡妻瓜爾佳氏之長女。
因為之前覺羅氏與康王太福晉有了聯姻的念頭,給長子珠亮相看妻子時就沒有從康王一脈找,省得成了換親,落人口舌。
不過因是長媳,覺羅氏也不敢找不熟的人家,都是在姻親人家裡留心,早早盯上這一家。
清如之母瓜爾佳氏是太子妃的胞姐,伯石文柄之女,生母是禮烈親王的曾孫女,與董鄂家原本就是舊親。
瓜爾佳氏出嫁前不缺教養,出嫁之後不僅家事料理的好,子嗣也是繁茂,兩女五子,長女都談婚論嫁,小兒子還沒過周歲。
都說女兒隨母,清如這位具有宜男之相的將軍府大格格可是婚嫁的熱門人選。
最後經過一番爭奪,還是董鄂家憑著家風與口碑博得頭籌,訂下婚事。
真要論起來,實際上清如與珠亮差著輩分,比珠亮矮了一輩,只是八旗婚俗議親就只看年齡,不論輩分。
郭絡羅氏不認識清如,聽了介紹,一個將軍府的宗女,只以為是太子妃的外甥女才會被禮敬,鄙視舒舒過於諂媚:「我家從高祖輩就與皇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