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剛穿越就要登基為帝》[我在大明,剛穿越就要登基為帝] - 第6章

「袁大人,孤這皇位從何而來?」

行殿。

相比起興王府屬官一個個生氣、着急,朱厚熜反而沒有生氣,也沒有焦躁,而是很平靜的問袁宗皋。朱厚熜在京城毫無根基,在藩王當中也是屬於沒什麼實力的新藩。在京城能夠倚重的大臣有限,袁宗皋是朱厚熜最信任的大臣,未來也必然是自己在朝廷最為倚重的重臣。

因此朱厚熜很直接的問袁宗皋。

袁宗皋肯定的道:「天賜也。」

「甚合孤意。」

朱厚熜連連點頭。

果然,利益才是大家的根本。袁宗皋是興王府長吏,家族興衰都和朱厚熜有關係。朱厚熜順利登基,那麼袁宗皋也會跟着崛起。朱厚熜一旦無法順利登基,袁宗皋乃至他的家族長時間之內都很難重新崛起。因此袁宗皋完全是站在朱厚熜這邊考慮。所謂皇位天賜,袁宗皋是告訴朱厚熜,朱厚熜的皇位是皇家禮法的結果,是朱元璋制定的「皇明祖訓」的規定。按照「皇明祖訓」的兄終弟及,這個皇位本來就該是朱厚熜的。並不是什麼張太后、楊廷和他們的功勞。

朱厚熜把玩手中的「禮儀狀」,心中好笑。

這是什麼朝代。

朱元璋廢除丞相之後,皇權達到了巔峰狀態。以前皇權和相權可以相抗衡的年代是一去不復返。所謂的內閣大佬,有皇帝的支持你是內閣大佬。如果沒有皇帝的支持,內閣大佬的權力還比不上六部尚書。

內閣首輔又如何?

在明一朝,要是沒有皇帝支持的內閣首輔,又有幾個是可以長久的。朱厚熜現在沒有登基,所以名不正言不順,但也不是楊廷和他們內閣大臣可以欺辱的。

可是現在朱厚熜已經明確表示反對的情況之下,楊廷和竟然是接連兩次反駁了朱厚熜。這是真的欺辱自己年齡小,還是真的在維護所謂的禮儀。

朱厚熜並不清楚。

但事情到了這一步,朱厚熜是絕對不會讓步的。

「送回去吧。」

朱厚熜把「禮儀狀」交給袁宗皋。

袁宗皋拿着「禮儀狀」,心裏也是七上八下。這已經是朱厚熜第三次駁回「禮儀狀」,要求從紫禁城正門進入。可是楊廷和那邊的態度也很堅決,已經是連續三次遞交了「禮儀狀」,要求朱厚熜按照禮部規定的禮儀,以皇太子的禮儀從東華門入宮。

這要是繼續僵持下去該怎麼辦才好。

「殿下,要不………………」

袁宗皋想勸朱厚熜退一步。

先把皇位拿下。只要拿下了皇位,那麼以後的事情可以慢慢的處理。如果現在這樣僵持下去,一旦皇位出現變故,到時候該怎麼辦。朱厚熜搖頭,道:「不該退,不能退,也不用退。大行皇帝要孤以嗣皇帝身份登基,未曾讓孤以皇太子身份登基。且文武百官都在看着,孤退一步,未來如何統領文武百官。事已至此,此事已非孤退一步就能解決的事情。」

袁宗皋微微點頭。

自家的這位王世子,雖然年紀很小,但胸有丘壑,並非一般孩童可比。決定的事情,很難讓他改變態度。而且朱厚熜說的也對。

朱厚熜是嗣皇帝,就差一步要登基的皇帝,外面的都是他的臣子。可是楊廷和這些臣子,竟然給新皇如此下馬威,實在是不當人子。君君臣臣,書都讀到狗肚子里了。

朱厚熜已經是連續駁回了兩次「禮儀狀」,告訴他們自己是嗣皇身份入宮登基,應該走正門。可是楊廷和指示禮部一直硬頂,第三次上交「禮儀狀」,實在是無禮之極。

可能他們眼中朱厚熜只是一個小藩王中了彩票才有機會當皇帝,所以才會如此的慢待。但這樣哪裡有一點臣子的樣子。

「袁大人,告訴他們,若禮部不改,孤絕不入宮。」

「是。」

袁宗皋接到朱厚熜斬釘截鐵的話之後,拿着禮部擬定的「禮儀狀」退出了朱厚熜臨時下榻的屋子。走出屋外,不遠處站着禮部派遣的欽差官員,他們本來是要迎接嗣皇帝入宮。只要完成了迎接嗣皇帝入宮的差事,那麼他們不僅能夠在新皇面前露臉,還能夠憑藉這一點陞官。這個差事在禮部可以說是熱門差事,好不容易搶到手中,可是誰知道發生這種事情。因為朱厚熜和楊廷和他們對峙,把他們架在了那裡。

讓他們是進退維谷。

袁宗皋沒說什麼,只是出來之後,把手中的「禮儀狀」重新交給了禮部官員。

禮部官員用顫抖的手接過「禮儀狀」,忍不住看了看遠處。離這裡大約一百米的地方,文武百官都在那裡佇立。為首的就是內閣首輔楊廷和,他旁邊有內閣大學士,以及一直衝鋒在前的禮部尚書毛澄。

楊廷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