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 第023章 蘆田

蘇澤這才想起來,自己穿越的地方是福建,這可是著名的械鬥大省,明清以來械鬥成風,甚至到了近現代依然綿延了幾十年後,隨着農村宗族逐漸解體,這才漸漸消失。
從族譜上蘇澤已經知道了,長寧衛是洪武年間從泉州遷來這裡的,作為外來遷來的,自然會和原本附近的居民產生衝突。
在七叔公給自己的那本現代族譜上,就記錄了足足十三次大型的宗族械鬥。
不過這一次的械鬥怎麼沒記錄在族譜上?
蘇澤想到現代族譜上十三次械鬥都是「大勝之」,一下子明白了其中的關節,怕不是這次的械鬥輸了吧!
蘇澤偷偷的向九姑婆問道:
「阿姑,怎麼百戶沒出面啊?」
九姑婆低聲說道:「朝廷三令五申禁止閩廣械鬥,若是軍余械鬥也就罷了,若是正卒出動,縣衙絕不會放過這個敲打長寧衛的機會的。」
蘇澤一下子明白了,長寧衛的政治地位很特殊。
自從東南倭亂之後,嘉靖皇帝就下令將沿海衛所編入備倭把總司,長寧衛就屬於福建備倭把總司,歸泉州的備倭總兵衙門管理。
也就是說長寧衛是屬於省一級的軍區直接管理的,當地縣衙對長寧衛沒有管轄權。
而軍屯是不需要向當地衙門納稅的,反而因為長寧衛的屯田不足,本地衙門還要向長寧衛均輸糧食養軍。
一個不受自己控制,自己還要花錢供養的衛所,本地縣衙的態度可想而知。
而大明朝廷自從土木堡之變之後,文官的地位日益上升,在和縣衙的爭鬥中,長寧衛日漸落入下風。
普通的械鬥還能大事化小,說是居民之間的爭鬥。
如果出動了正卒,怕是縣衙就要給長寧衛安插一個造反的罪名了。
蘇澤又問道:「咱們長寧衛和那個背山村,爭奪的是河海口的蘆田嗎?」
九姑婆點點頭說道:「是啊,那塊蘆田本就是我們長寧衛的,前幾年倭寇佔了那片地方,老百戶花了好大力氣才將那些倭寇掃蕩乾淨,沒想到老百戶一死,背山村就將界碑挪到了蘆田邊上,今年開始更是經常派人入蘆田收割蘆葦,端是欺人太甚!」
原來是爭奪蘆田啊,蘇澤這下子明白為何長寧衛的百姓如此義憤填膺了。
蘆田,也就是河邊的蘆葦地。
在明清時代,蘆葦田都是非常重要的資源。
蘆葦乾枯之後是上等的燃料,蘆葦杆子可以編織成籮筐等盛器賣錢,蘆葦田的灘涂肥沃淤泥可以用來肥田,而河海口豐富的漁業資源也可以提供漁獲。
因此大明朝廷在蘆葦資源豐富的江蘇、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省專門課徵蘆課錢,而到了清代可是直接在這些省成立蘆政衙門,這筆收入更是直接上繳皇帝的內庫。
福建並不需要加征蘆課錢,因此蘆田就成了更加重要的資源,長寧衛和背山村爭奪蘆田,那就非常正常了。
蘇澤又疑惑的問道:
「官府不管嗎?」
九姑婆冷哼了一聲說道:「官府?官府哪裡會管?縣衙門巴不得背山村將蘆田佔去,他們好去徵收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