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末當特工》[我在明末當特工] - 第十三章 元宵祭祖

大明永曆三十七年,台灣,東寧府。
這日是大年初五,按華夏習俗為財神誕辰,家家戶戶都要喜迎財神,祈福求財,東安坊思明街一帶尤其熱鬧。
震耳鞭炮自子夜就炸個不停,遠近不時響起唱戲舞獅的喧天鑼鼓,大街小巷披紅掛彩,喜氣洋洋;各式煙花競相凌空綻放,美不勝收,一派歌舞昇平歡樂祥和的太平盛世景象。
各家店肆選定吉時開門營業,鞭炮煙花炸得震天響,紛紛打出優惠價格招攬顧客。店肆內外擠滿大包小包的購物百姓,人潮洶湧歡聲笑語。
紅男綠女穿着時尚新衣,沿着寬闊街道嘻笑奔逐,藉著逛街賞景談情說愛,膽大情濃的並肩依偎,低眉淺笑,不住口說些甜言蜜語。
間或高鼻洋人厚唇黑人穿行其間,悠然自得。
東寧府華洋混雜,風氣開放,程朱理學沒有成為民間主流思想,路人見到纏綿男女大多付之一笑,渾不理會。
永曆十五年,國姓爺鄭成功採納行營參軍陳永華建議,親率將士數萬,乘坐上百艘戰艦,遮天蔽日自金門料羅灣出發,經澎湖越過鹿耳門登陸台灣,經台江海戰、普羅民遮戰役、熱蘭遮城戰役等數場血戰,終於擊敗殖民台灣的荷蘭軍隊,迫其和談撤離,寶島台灣重新回歸華夏版圖。
鄭成功以台灣為抗清復明基地,深知憑藉區區孤島無法對付佔據中原形勝之地的韃子,立下商貿興台的國策,與歐洲列強通商往來,憑藉優越地理位置南購北銷,坐獲巨利。
東寧府位於台南平原,荷蘭殖民者佔據沿海要地建造堡壘,取名赤崁樓,國姓爺收復台灣後改名東都明京,鄭經襲位改稱東寧,大力發展商業貿易,成為遠東最大的商貿城市。
東寧府碼頭每日泊滿南來北往的各式海船,操著不同口音的海商熙熙攘攘,揮金如土,給明鄭政府帶來大筆稅金和熱鬧人氣,繁華程度可與廣州、杭州等沿海通商城市媲美。
明鄭以台灣一府兩州彈丸之地對抗滿洲十八行省,居然糧餉充裕軍民兩便,不可不說鄭成功目光獨到,施策精準,對台灣的經濟繁榮作出巨大貢獻。
一名身穿箭魚服,腰佩倭滾刀的高瘦男子穿過熙攘人群,喘著粗氣奔到思明街口,見拐角處現出幢青磚四合院,黑漆木門貼著大紅春聯,徐字燈籠高高懸掛,台階
他擦了把油汗剛想敲門,木門吱呀一聲打開,一群衣着光鮮、春風滿面的男女嘻笑着從院落湧出。
高瘦男子一眼瞧見抱着男娃走在前頭的高大漢子,忙拱手笑道:「徐僉事早,向您老討開門利市,恭喜發財。」又向另一名穿着富貴平安團花綢袍的白須老者恭謹作揖道:「徐都事早,蔡劍雄向您老請安。」
白須老者年約六旬,面色紅潤,精神極是矍鑠。笑嗬嗬還禮道:「不敢當,蔡探長同喜。」
嘴裏說話,紅紙包著的開門利市遞了過去。
跟在徐國難身後的嬌俏姑娘見蔡劍雄伸手接開門利市,噗嗤笑道:「蔡探長,大年初二剛向大哥討過拜年紅包,怎地又巴巴上門討要利市,堂堂察言司探長恁地缺銅鈿花費。」
蔡劍雄是察言司軍務處值勤探長,找僉事徐國難有機密情報稟報。他按照春節上門習俗隨口一說,被嬌俏姑娘徐淑媛頂得開口不得,咧著嘴巴尷尬乾笑。
徐國難曉得蔡劍雄這辰光上門,必有機密要事,橫了眼徐淑媛道:「過年時節多說討彩話,沒得惹人嫌。」
把抱着的粉嫩男娃遞給妻子俞依偌,道:「你們先去天后宮遊逛,我等會馬上過來。」
俞依偌嗯了聲,接過男娃輕聲道:「我們在天后宮等你,莫要誤了燒香吉時。」
徐淑媛快步跑到前頭,高叫道:「大哥快些過來,午飯說好你請客,不能藉機胡賴。」
瞧著一家老少嘻嘻哈哈遠去,徐國難眸中現出溫馨柔情,領著蔡劍雄回到屋內坐下,隨手倒了杯烏龍茶,問道:「有何機密情報需要緊急處理?」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