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壺濟世,我只是想長生不老》[懸壺濟世,我只是想長生不老] - 第二百五十三章 萬民得利墨家受挫

兼愛很好,不是現在。
這已經是很重的批評了。
如果說出這句話的人不是顧擔,禽厘勝能就此與其爭辯一萬句。
但作為在墨家創立之前便和墨丘熟識,乃至親眼看着墨家一步步走到如今的顧擔面前,禽厘勝幾度張口,卻沒有一星半點的聲音發出。
「兼愛,固然是最高的願景,墨者也的確做到了這一點,了不起!」
顧擔伸出大拇指,表達嘉獎,「但」
很多話,轉折之後,才是真正要說的。
「人有親疏遠近,便是有很少的一部分人能夠愛無等差,想要將其推廣、施行,且讓百姓自發的做到,幾乎是不可能的,那種難度與創造出一個大同之世沒有區別。」
顧擔還是說道。
兼愛的核心便是愛無等差,愛別人就像是愛自己。
墨家最高層面的暢想,便是人人皆兼愛,人人都愛別人如同愛自己,那便相當於無數人格愛自己,世上又豈會再有什麽紛爭呢?
你愛我,我愛你,大家親如一家,無所謂性別、年齡、地域、國度,看似是將自己的那一份分了出去,何嚐不是收穫了更多?
如果人人都能夠做到這一點的話,這的確是真正意義上的互惠互利。
但很遺憾,做不到。
根本做不到。
世道是不公的,人與人之間,的確也是生來就有差距的,必須要正視這一點,才能想出辦法。
簡單來說:如果是一個村子裏的人,彼此父輩是好幾代的鄰居,到了你們這一代,村子裏一直用的河水要枯竭了,但灌溉的時候也要到了,別人用來灌溉自己家的田,你們家就沒得用,沒得用收成就不好,收成不好會餓死人.
這個時候怎麽辦?
一人一半,平分?
兩家都會有人餓死。
全力供給一家,糧食也平分?
還是一樣的下場。
總有人是要餓死的。
如果正視這個事實,又該如何去抉擇?
抽籤,誰抽到誰直接去死?
還是按照別的什麽方式去看看誰做倒霉蛋?
不可能的。
兼愛,兼愛。
必須要有一個前提。
這個前提便是,自身的利益不會受到極大威脅的時候。
前面的例子還僅僅只是面對生死存亡之時。
還有很多比不得生死存亡這種局面,卻也時時刻刻都存在着人與人之間競爭,處處皆是。
今日讓一步,明天讓一步,家也就撐不下去了。
不可能人人皆有墨者的覺悟,也不是人人都能當墨丘。
大公無私能夠作為極高的讚譽,足以看出幾分門道。
但,大公無私者,卻又通常不得人之親近,又是為何呢?
人人都討厭別人走後門,但又喜歡讓自己享受這種便利。
這是不爭的事實。
想要做到人人兼愛,第一個條件便是物質資源得到絕對的滿足,滿足到有和沒有都一樣,永遠不必去面臨競爭的局面。
可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的話,又要兼愛做什麽呢?
顧擔說兼愛很好,但不是現在。
道理禽厘勝都懂。
可不是現在,墨家又該走向何方?
墨家十義有: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誌、明鬼、節葬、節用、非命、非樂。
其中天誌和明鬼曾被墨丘拿來短暫的當做墨家的核心觀念。
問題是這倆東西湊一塊,其實是在說墨家掌握了天地運行的一些道理,勸導世人莫要求仙問道,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要幹壞事就行了,那至高的鬼神自然能夠明悟一切。
真正的百姓哪有錢財去求仙問道?
根本就用不上!
兼愛、非攻是現在墨家奉行的核心理念。
兼愛做不到,非攻周圍哪裏還有戰亂?也用不到!
剩下的尚賢、尚同、節葬、節用、非命、非樂.這些觀念只能當做是一種處事手段,根本就沒有辦法當做墨家運行的核心邏輯。
如今墨家的核心邏輯,皆是懸掛在了「兼愛」這兩個字上,只要兼愛還沒有做到,墨家便可無限的為之努力。
說兼愛不行,就是在說墨家不行。
換個人說這種話,已經可以不死不休了。
可是,說這句話的人是顧擔。
與墨丘相交莫逆的顧擔。
親眼看着墨家一步步走來的顧擔。
終結了四國攻伐,此世亂局的顧擔。
在他的面前,墨家沒有道理能說他說的不對。
兼愛之言固然美好,這其中的難度,又何止是以道理來計?
與其期待墨家和墨者這能夠創造出一個人人兼愛的世界,那還不如期待顧擔直接問鼎至高,還給人間太平盛世更為穩妥一些。
當然,說兼愛不行,絕不是在說墨家一無是處。
恰恰相反,墨家的出現給曾經深陷泥潭的大月民眾帶來了絕望之中的曙光,且真的極大程度上改善了民間的風氣。
因為墨家的存在,民間對於道德與道義的要求標准都被活生生的拔高了不少,也確實因此湧現出了一批『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人中豪傑,將墨家十義奉為圭臬,萬民得利。
然而,就在萬民得利的時候,墨家也終於開始面對自己的挫折,無解的挫折。
「林凡之死的事情,你定是我比更清楚的。林凡做錯了什麽?他有功於百姓,有功於國家,無愧於墨者之名。我們固然可以說是她的妻子不知好歹,貪心不足之下招來的禍事,可是,為什麽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呢?」
顧擔嘆息著,說道:「墨家,太嚴苛了!不是對別人,而是對自己,實在是過於嚴苛!」
沒錯,除了兼愛之外,還有另一個問題,才是導致林凡之死發生的關鍵因素。
墨家過於嚴苛!
嚴苛到什麽程度呢?
夏朝國師,墨家巨子,身着短褐,腳踩草鞋——草鞋還是自己編成的,奉行『一日不做作,一日不食』!
這可是墨家巨子啊!
地位放在夏朝,理論上僅僅次於夏皇的存在!
他都是如此,墨者又過的是什麽樣的生活,那還用想麽?
墨者們吃苦耐勞、嚴於律己,把維護公理與道義看作是義不容辭的責任。
以至於大家紛紛誇讚,墨者們「以裘褐為衣,以跂蹻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為極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