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壺濟世,我只是想長生不老》[懸壺濟世,我只是想長生不老] - 第二百五十六章 離經叛道群賢爭雄(求訂閱))

夏朝二十五年,秋收之後。
一年中最為清閑的日子,絕不是看似最為清冷的冬日,而是秋收之後。
這個時節的天氣尚且未曾真正轉寒,忙碌了一年的百姓們也將忙完地裏的活計,一年的收成到手,手留余財。
每到這個時節,過往的小商小販叫賣的聲音都會格外大些,商旅也會開始頻繁的走動。
百姓手中的錢大部分會存起來,留待冬日和以後使用,但畢竟剛剛賣了收成,較之平日略略闊綽幾分,採買一番也是免不得的。
除了這些顯而易見的變化之外,最大的不同就是,百姓們也有了足夠多的空閑時間。
原本這一份空閑,只能夠用左鄰右舍的家長裏短來消遣,但今年已有所不同。
在皇宮之外,不算多遠的地方,已經坐落了一片宮闕,規模頗大,雖不算有多麽奢華,但也頻頻引人側目。
這處宮殿卻是有一個一點也不謙遜的名字,天下學宮。
在夏朝二十三年時,夏皇便已發佈過招賢令,廣邀各地的有識之士來此講經論道,不分國別、地位、年齡,只要你覺得自己掌握了讓國家強盛起來的辦法,便可以過來說道說道。
雖說夏朝朝廷自行決定這場盛會開始的時間是在秋收之後,可早在消息傳出後,便已有賢者跑了過來,率先開始講述自身的理念和道義。
若能讓人信服,封妻蔭子,陞官加爵也並非不可能。
但正是這種看似沒有門檻,極為寬泛,而且能拿到的好處頗大的條件,想要從中脫穎而出,可謂是難上加難。
更不要說上面還有一個墨家在那裏壓著,再如何講述道義,還能比墨家更強不成?
很多人都覺得,這一次的招賢令,不過是夏朝為了彰顯自身之國力的一種方式,讓各國的賢者來這裏跑一趟,能留下幾個就是賺幾個。
如果真是那般,這場盛會未免就顯得太過無趣。
幸運的是,並非沒有人敢對墨家發出挑戰。
准確一點來說,敢對墨家發出挑戰的人還真有不少!
甚至將墨家十義拿出來,一個個針對性的與以辯駁的狂生都能見到。
最喪心病狂的一個,還準備了長篇大論直接攻訐墨丘他話都還沒有說完就被扔到了牢房裏。
墨者都還沒有聽到風聲,原本聽他講述的民眾吐沫都快把他給淹了。
正所謂眾口鑠金,雖然這個詞通常會有些許貶義,但時值今日,墨丘至聖先師的名號已經深入人心,夏朝的很多人都是聽着墨丘的故事所長大的,容不得侮辱甚至是汙蔑。
這裏是用來講述道義、展示自身賢能的地方,不是尋求自殺的地方。
將其扔到牢裏,反而是一種保護。
除了這些想出名想瘋了,不擇手段之人外,真正具有賢能本事的人,也不算少。
而真正讓各國的賢者確認夏朝不是在故意搞大場面,而是只玩真實的原因,則是因為真正對墨家發起狂攻的人,正是夏朝的自己人。
還是倆!
一位是荀軻,一位是鄒聃。
夏朝二十四年夏,藉助著青木液的幫助,荀軻很快完成了氣血見障,也幸運的晉陞了宗師之境。
晉陞宗師之後,荀軻便開始四處宣講自身的理念。
他取「仁」與「義」二字,與墨家的道義有所不同,他的仁義更加貼合人性,蘊含溫度,比不得墨家的鐵面無私,但也相當具有前景。
據不肯透漏姓名的知情人士偷偷傳播,這位宗師當初還是墨子當初的關門弟子!
墨子的關門弟子,成為宗師之後,第一件事就是跳反墨家!
哪怕道理本身不應該有那麽多的彎彎繞繞,也不該率先預設立場,但架不住百姓就是對這種事情有着極為強烈的關注度。
特別是知道這位與墨家巨子一樣,同樣是宗師之後。
宗師啊,在很多人眼裏,已經是僅僅次於皇帝,一人之下的存在。
兩個宗師的理念不合,還是師出同門,想看熱鬧的人不知有多少。
但除了仁義二字的核心理念之外,荀軻還推崇的一種理念則是引得無數人皺起眉頭,簡直比面對墨家的大公無私還要更加頭痛。
荀軻說:人性本惡。
就因為這個原因,各國賢者在圍攻墨家的時候,也不忘帶上他罵上兩句。
無論人心怎麽波譎雲詭,險惡非常,哪怕是幾十年前還將人分成數等的大祈,也不敢有人高聲嚷嚷人性本惡這種話。
對於真正的統治者而言,自己心裏知道也就行了,站出來告訴百姓是怎麽一回事?
你這樣不是給大家找麻煩麽?
而對於那些有境界,有追求的賢者而言,他們為之奮鬥一生的理想便是建立地上的太平盛世,這一句人性本惡,簡直是在刨他們的根,因為他們自身的理念,是按照人性本善建立而成的。
讚同荀軻,便意味着否定自己所有的努力,這是無論如何也無法接受的一件事,更是有悖於此時的普世觀念。
大家原以為夏朝一個墨家就足以讓人鉚足了全力的精力去對付,來了之後才發現,原來還有別的大麻煩在這裏等著!
荀軻攪鬧出來的風波,看起來甚至比墨家都更招人眼目,每日都有新來的有識之士組團去找荀軻辯駁,而荀軻.全都贏了。
辯論用輸贏來形容並不算多麽恰當,更準的說是,荀軻經常能夠將跟他唱反調的人辯論的是啞口無言,拂袖而去。
當然,即使如此,他們也是絕對不讚成人性本惡這一觀念的,且深惡痛絕!
相比於墨家的如日中天,荀軻的離經叛道,鄒聃就顯得溫和了許多,甚至更加高端大氣了。
鄒聃將萬物分為陰、陽,認為那是事物內部的兩種互相消長的協調力量,是孕育天地萬物的生成法則。
而五行則是陰陽之下,更為具現化的五種元素,金、木、水、火、土是它們匯聚在一起,組成了世界的全部,沒有人能夠脫離其中。
這種觀念並稱在一起,便是陰陽五行。
如此說來,還是會顯得有些抽象,乃至概念化,如果要將其對應到現世之中,而非單純的概念,不妨如此理解:
陰代表女人、柔弱的特性和具有這些特性的事物和現象,陽代表男人、剛強的特性和具有這些特性的事物和現象。
陰陽五行的基本內容可用「對立,互根,消長,轉化「八字括之。
此消彼長,陰盛則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