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芙蓉半江月》[一江芙蓉半江月] - 第二十章 端午節的粽子

今天是端陽節,青蓮法師讓人買了些糯米、紅豆,又從後院的竹林里摘了許多新鮮的竹葉,叫庵里的師傅們都來包粽子。
張玉蘭坐在靜怡師太的身邊。拿起一片竹葉,在手心裏捲成一個筒狀,抓了一把摻合著紅豆的糯米塞進去,壓實了,再把竹葉上端翻轉過來包住,伸手從桌上拿起一根細麻繩,把粽子緊緊地捆住。靜怡師太看了眼她包的粽子,讚許地點了點頭:「玉蘭丫頭,你包得可真緊實。我不行,老了,手上沒勁,捆不緊,你看,又散了。」
張玉蘭接過靜怡師太手裡的粽子,解開鬆了的繩子,重新捆上:「您老就別包了,您只管坐着,看我包,幫我遞一下繩子就行了。」
靜怡師太笑着把凳子往後挪了挪:「好吧,你來包,我給你打下手。」
張玉蘭一邊手腳麻利地包着粽子,一邊問師太:「我師傅今天買了這麼多糯米,這包出來得有多少個啊,我們這幾個人,怎麼吃得了這麼多?」
靜怡師太嘆了口氣:「那是你師傅心善,你沒發現最近咱們庵附近又多了許多逃難的人,唉,都是些可憐人啊,缺衣少食的,你師傅可憐他們,讓多包些粽子,一會兒煮好了,一人給他們發一個。」
張玉蘭聽了,沒說話,手上包粽子速度卻快了幾分。
中午,玉蘭發完了粽子,看着那些手裡拿着粽子,口裡念着感謝的人慢慢散開,她回頭對站在廟門口的青蓮法師說:「師傅,我待會想去師哥那裡一趟。」
青蓮法師笑着點點頭:「去吧,過節了,該去看看他,他一個人在省城念書,身邊也沒個親人。」
張玉蘭回了屋,拿起牆上掛着的布包,把兩個自己親手包的粽子裝了進去,背上包出了門。
楊懷義讀書的學校玉蘭跟着楊懷義去過兩次,位於西城的西勝街,可以順着南河邊的城牆一直走到西邊的迎仙橋,打迎仙橋過橋進城再直走就到,這條路要比直接從新南門進城走城守東大街要遠一些。張玉蘭寧願繞道走河邊,初夏的河邊,水清樹綠的,行人也少,不像城裡,車多人多,一到夏天,街道上灰塵四散,污水橫溢。
玉蘭順着河邊走着,心情很好,不時拽下一枝柳枝,摘一片新發的嫩葉含在嘴裏,感受着那份清新。
張玉蘭到的時候,學校剛好下課,學校操場上到處都是學生,有的在打籃球,有的在嬉笑打鬧,還有的聚集在一起說著話,不時爆發出一陣歡快的笑聲。
張玉蘭隔着爬滿紫藤的欄杆,羨慕地看了一會。轉身走到大門口的門衛室,對窗戶里的門衛客氣地說:「師傅,我來找楊懷義,我是他妹妹,麻煩你幫我叫一下他,謝謝。」
門衛室的凳子上坐着個四十幾歲的中年人,隔着窗戶打量了一下張玉蘭,彎腰從桌下拿出個鐵皮喇叭,起身出了門衛室,拿起喇叭對着操場大聲喊道:「哪個是楊懷義?學校大門口有人找。」喊了三遍之後,他拿着喇叭回到了門衛室,對窗外的玉蘭說:「在這兒等着吧。」說罷,便在凳子上坐了下來,不再理她。
張玉蘭望着大門裡的操場,過了一會兒,就看見楊懷義快步往大門口走來,穿着一件白襯衫,袖子挽到肘上,一臉是汗。楊懷義看見玉蘭,忙向她招了招手。
「玉蘭,你怎麼來了?」楊懷義高興地問道。
「今天不是過節嘛,我們庵里包了好多粽子,想着過節你又回不了家,就給你拿了兩個過來。」說著,張玉蘭從布包里把兩個粽子拿出來,從鐵門的欄杆間遞了過去。「你嘗嘗,紅豆餡兒的,可好吃了。」
楊懷義趕忙接過拿在手上說:「為兩個粽子你跑這麼遠,粽子嘛,年年都吃的,這大熱天的,沒必要專門跑一趟。」
張玉蘭瞪了楊懷義一眼:「你不喜歡吃,那就扔了吧,我走了。」說著轉身就要離開。
「玉蘭,等等,誰說我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