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我只想搞錢》[一開始,我只想搞錢] - 第五章 項目沒了是什麼樣的體驗?

影視圈的「人才發掘機制」,其實還是很粗放的——主要靠人際圈子。
編劇這塊,尤甚。
往往就在三大專業院校的交際圈裡相互交換。
這行業並沒有獵頭抱着「業績數據」來給項目負責人推薦合適的編劇。
即便是正規點的公司,也僅僅是有個類似「供應商數據庫」的合作編劇名單。
舉個例子,某影視公司有新項目眼看要啟動了,項目負責人會動用自己的人脈圈子尋找編劇…
如果項目負責人本身就是中戲畢業的話,那他所熟悉的編劇,自然是以中戲戲文系畢業的居多。
競標是不可能競標的,文藝作品這種東西,很難量化。
負責人只需要招來幾個編劇團隊,象徵性談談策劃思路,然後留下個報價。
其餘的決定權,完全就在該負責人本身了——最終很可能就是比價,只要差價不大,往往跟該負責人同為中戲畢業的編劇團隊,會拿到合同。
從這個角度來講,沈旭東算是入行了,因為他是中戲戲文系的學生!
這兩年電視劇市場很繁榮,繁榮的要求就是劇本的出稿效率要快。4
給大家簡單科普一下:90年以前,我們的電視劇以自給自足的形式出現在各個電視台之中。這個階段,各個電視台播出的電視劇都是以自己生產為主,數量少,樣式單一,以短劇或單本劇為主。
90年以後,電視劇以「電視節目交換」的形式出現在各個電視台之間,電視劇以互換的形式在各個電視台輪流播出;
然後是94年,中國電視劇買賣市場開始逐步形成。首先是以電視劇隨片廣告或分離廣告的形式出現,為電視劇製作機構提供了利益空間,帶動了電視劇製作業,更多的電視台和文化公司開始參與電視劇的生產、發行;
最大的變化是98年以後,電視台開始以資金的形式大量購買電視劇,帶來了中國電視劇市場的繁榮景象,頻道的多樣化以及城市台、省級台、中央台三級電視機構的形成,使得電視台對電視劇的需求量逐步增大;
2000年,電視總乾脆出台了相關政策法規扶植國產劇,使得市場需求迅速增加,國產電視劇的產量大幅度增長,中國電視劇市場進一步發展…
這種前提下,動輒四五十集體量的電視劇早就不是靠一兩個編劇就能完成得了的了。
那麼,出面接活的一般是有一定作品的成名編劇,但實際上他本人只需要把控整體質量,繁瑣的案頭文字工作,他也需要找大量的非知名編劇或者寫手來替他完成。
《紫蝴蝶》就是這樣。
一般來講,想沈旭東這類在校戲文系學生能接觸到的劇本創作基本都是已經寫好故事梗概的…
不是讓你自由發揮的啊!
甚至是每一個情節點都已經羅列好了…
他們要做的就是根據情節點塞內容。
主要是人物的對話。
沈旭東本來以為會很難,但…他就完成了自己的工作,就感覺很輕鬆…
好像之前已經寫過無數遍了!
拿給宿舍幾個人看了之後,都覺得不錯…
趙林海拍了拍他的肩膀,誇了一句:「我就說旭東有天賦嘛!」
趙新也道:「對的,下次去校外跟前輩們聚餐,把他也帶上…」
「聚餐?」
「就是蹭飯…」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