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香江之大亨時代》[重生香江之大亨時代] - 第十三章 電影業

說起香江電影,不得不說在國際上是一個奇蹟。
僅僅只有幾百萬人的香江,全盛時期,每年要拍攝200多部港片,輸齣電影的數量僅次於好萊塢,是數一數二的電影王國。
香江電影一直是華語電影走向世界的先驅者,無論在藝術呈現還是專業水平上都一度代表着華語電影的最高水準,也是華語電影史上最讓人津津樂道的璀璨篇章。
但是他所處地域的市場體量還是有其局限性。
特別是在內地經濟發展起來後,華語電影的中心不可避免的往內地轉移。
1913年香江的第一部故事片《莊子試妻》出產,催生了香江電影事業,編導黎民偉被譽為香江電影之父。
這部電影的出現,象徵香江電影史啟蒙期的終結,萌芽正式開始。
黎民偉就是後世香江著名女星黎紫的祖父,而她嫁進了東方日報的馬家,聽說她的丈夫腿腳還不太協調。
而且最重要的是,馬家是香江麵粉有名的拆家,為了洗白才成立了東方日報,最後證明他們也成功了。
一顆好白菜被豬給拱了,只能說鈔能力確實強。
當然這樣的事情我們無法置喙,這也是各人的選擇,只不過是對那些從小看這些女星電影成長的人難免有些遺憾罷了。
說回香江影壇,在黎民偉製作出第一部香江本土電影之後,發展也還是很緩慢。
那個時候中國電影的中心在魔都。
直到1949年,一大批中國大陸的電影工作者因政治及經濟理由紛紛南下,在香江創立電影廠,再加上星馬電影勢力過渡到香江,令香江電影邁向成熟的雛形。
在五八年的時候,香江電影史上不可或缺的一個人在香江創立了一家電影公司。
這個人就是邵一夫先生,他創立的電影公司就是邵氏電影公司。
邵氏代表着香江電影全盛時期的起點,也是香江電影的一塊金字招牌。
即使到了電影技術不斷突破的今天,由邵氏出品的一些功夫片也始終被譽為經典之作,也正是證明了那句「邵氏出品,必屬佳品」的宣傳語。
香江電影在六十年代達到了第一個全盛時期。
不說大大小小的電影公司,就說電影院就有將近兩百家,要知道就僅僅香江一個城市就有這麼多戲院,可想而知當時的密度有多大。
這個數字直到九十年代香江電影最後的輝煌時期電影院的數量都沒有達到這個數字。
整個六十年代的香江影壇幾乎都是邵氏的天下。
也就前幾年,陸雲濤的電懋電影可以和邵氏爭鋒相對。
但是天不假年,陸雲濤在64年的時候,在去台中縣霧峰鄉參觀霧峰故宮國寶,途中飛機失事身亡。
據後來報導,該民航空運公司B908號環島班機從台北飛往台中途中遭劫機,在台中縣神岡鄉三村裡稻田內墜地炸毀。
57名乘客,包括20名外籍乘客與機組人員全部罹難。因為當時國.共關係惡劣,灣灣當局對劫機的真相隱瞞,直至許多年後才報導出來。
陸雲濤夫婦的遇難造成港台兩地極大震撼,年底金馬獎也因此停辦。
而邵氏也沒有了唯一的對手,成為當時香江影壇當之無愧的老大。
一家獨大有時候也不是一件好事。
這期間邵氏甚至是整個香江影壇好電影出產不多,觀眾的熱情開始消退。
香江影院也從巔峰期的近兩百家滑落到不足八十家。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