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吳霸春秋》[重生之吳霸春秋] - 第16章 論功行賞

天微微亮。
一大清早,慶忌就在大殿與群臣進行大朝會。
早在大軍入城之時,慶忌便已然派人告知一眾公卿大夫朝會之事,故而群臣一個不落,該來的都來參加。
慶忌在這個時候,已然卸掉身上的盔甲,穿着一襲屬於帝王的常服!
蓋因尚未冠冕的緣故,慶忌雖已是實際上的吳王,但依舊不便稱孤道寡,穿着冕服。
只見此時的慶忌,身穿一件黑色的束身衣,外邊罩着質地上乘,綉紋龍鳳,潔白顏色的絲織羽衣,頭戴長冠,看起來英姿雄發,甚是華貴威武。
王族出身,有着良好基因的慶忌,自然是生得一副好皮囊。
「臣等參見大王!大王萬年,萬年,萬萬年!」
慶忌在寺人(太監)的引路之下,從左側的門口,亦步亦趨的進入大殿,登上陛台,接受着一眾公卿大夫山呼海嘯一般的朝拜。
慶忌站在王座之前,抬眼俯瞰著陛台之下正在大禮參拜的群臣,一時間,不禁心潮澎湃起來!
一國之君,執一國之權柄,生殺予奪。
這是自古以來多少人夢寐以求的事情?
為了登上這個位置,古往今來,更是不知道多少人命喪黃泉,身首異處!
國君,代表着在這個國家,就是至高無上的存在。
當慶忌站在這裏,坐於王位之上的時候,心情又如何能不複雜?
「免禮,平身!」
「謝大王!」
隨着慶忌隨手一抬,陛台下的公卿大夫都紛紛站起身,坐在屬於自己的蒲團之上,正襟危坐。
在這個時代,跪坐,席地而坐是十分講究的!
古時的坐可同跪,而跪不同坐。
坐者,可直身亦可坐於腳踵。
跪者,兩膝着地,直身,臀部不著腳跟!
前言之坐可同跪,正是因坐可取跪姿,而跪不可用坐姿也。
並且,交談盡量坐於腳踵,吃飯則可採取跪姿,這樣也符合人體結構!
而在這其中的坐不允許雙腳攤開,猶如簸箕樣。
這是不雅姿態,對別人不禮貌,故而一直都是被予以禁止的。
春秋戰國時期,君主和大臣們雖然尊卑有別,然而都是跪坐或站立的方式進行宴飲和議事,只不過在議事和餐飲上,位置上有差別。
朝廷議事,以北、東為上!
《禮記·明堂位》中記載:昔者周公朝諸侯於明堂之位:天子負斧依南鄉而立;三公,中階之前,北面東上。
諸侯之位,阼階之東,西面北上。
諸伯之國,西階之西,東面北上。
從此,北、東為上位的一直延續到清末!
而宴會則相反,在《禮記·曲禮上》記載:席:南鄉北鄉,以西方為上;東鄉西鄉,以南方為上。
可見坐席宴飲是西方、南方為上!
值得一提的是,自三皇五帝開始,迄今為止,君臣之間都是坐而論道,不會動不動就下跪。
後來逐漸演變成官員在君主面前站立!
歷史上,從元朝開始,才有跪拜的規定。
到了明清時期開始泛濫,並且登峰造極,不但貶抑人格尊嚴,更多地豢養了不少人的奴才性格,因而危害極大!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