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吳霸春秋》[重生之吳霸春秋] - 第26章 遠交近攻

「長卿,你繼續說。」
慶忌鼓勵孫武說下去,而不必有任何顧慮。
孫武鬆了口氣,又道:「大王失去武原、御兒、陘諸南方城邑土地,是暫時的,王師遲早能收復失地。」
「當務之急,大王所要做的,並非計較一城一地之得失,而是應加緊訓練戰兵,恢復國力,聚攏賢才,予民生息!」
「為此,大王還應該結好於鄰邦列國,遠交而近攻!」
遠交近攻?
對於孫武所提出的這一國策,慶忌認為十分中肯,但心中仍有疑慮。
「暫熄兵戈,寡人能做到。然,不知寡人何時方可滅姬光而一統吳國?」
「長則三五年,短則一年。」
這個時間過程,慶忌不是不能接受。
「具體如何?」
「大王首要之務,便是積蓄國力,聯越以制姬光,盟楚以求外無戰事。」
孫武侃侃而談,說道:「大王欲霸天下,則攘外必先安內,剿姬光,合吳地,滅蠻越,方有與強楚抗衡之國力!」
「彼時,大王當揮師弱楚,合或並陳、蔡、衛、鍾吾、宋、魯等列國,北上逐鹿,威服齊晉,方可入洛邑問九鼎之輕重,九合諸侯,一匡天下!」
「彩!」
慶忌的想法,與孫武不謀而合。
歷史上的吳國是如何稱霸諸侯的?
春秋時代,晉國和楚國爭霸,擁有戰車的數量已達4000乘以上!
而吳國地處江南,水係較多,同時文化技術落後於中原,竟然一輛戰車也沒有。
大概在公元前584年左右,中原霸主晉國為制衡日漸強盛的楚國,送給吳國十五輛兵車。
同時,晉國送給吳人弓箭手、御者,教吳人如何駕車,如何射箭,還教給吳國人戰鬥陣列。
在晉國幫助下,吳國開始與中原各國交往,走上了強兵之路!
經過吳國歷代先王的不懈努力,勵精圖治,對外擴張,終於奠定了稱霸的雄厚基礎。
吳國先後消滅了淮夷、徐夷、州來、巢、鍾離、鍾吾、邗等一眾諸侯國。
和吳國相對應的是,晉國、楚國的崛起,也是因為不斷吞並了周邊的諸侯國!
當然,吳國能夠稱霸中原,也離不開天時地利人和等多方面的因素。
昔日的晉楚爭霸之戰,曠日持久,在國力上明顯下滑,故而晉國與楚國早已經定下盟約,不再互相攻伐。
但兩個霸主大國的傾頹之勢已經不可避免!
特別是晉國,不僅自身實力明顯下滑,而且因為卿大夫家族的崛起,導致晉國的內耗更加嚴重。
兩大霸主國的相繼衰落,無疑是為吳國的崛起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環境。
而且,彼時的齊國,內亂便一直沒有停息過,國君只是傀儡,何足掛齒?
除此之外,吳王闔閭、夫差父子還重用了孫武、伍子胥等人才,內修德政,外擴疆土,治國強兵。
終於在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協同孫武帶兵攻入楚國都城郢,幾乎滅亡楚國!
吳國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謀,西破強楚、北敗徐、魯、齊,成為諸侯一霸。
至於孫武,向吳王闔閭進呈所著兵法十三篇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