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藝:我都技能滿級了,劃划水怎麼了》[綜藝:我都技能滿級了,劃划水怎麼了] - 第7章(2)

地說大聲點,攤位老闆聽不到了。】

沈予微瞥了一眼彈幕,道:「我覺得人生還是要多嘗試,沒必要打死一個食物,我相信喜歡豆汁的朋友肯定還是喜歡的。」

【是豆汁兒,不是豆汁。】

沈予微倒真的很配合地說:「豆汁兒,對了嗎?」

【哈哈哈,南方人說兒化音,果然有點可愛。】

【雖然不標準,但可愛。】

沈予微從容地和直播間的觀眾聊天:「那下次等我找到人,學習標準的念法再念給你們聽。」

一旁的印菲發現直播間的觀眾人數穩步上升,氛圍也不錯,她頓時鬆了口氣,看來沈予微這另闢蹊徑的效果還不錯?

沈予微又買了冰鎮的花生奶,逛到一處假山附近時,聽到了熟悉卻又有點陌生的樂聲。

她心中微動,好奇地穿過假山洞,眼前出現了一個湖心亭,樂聲就是從那邊傳來的。

受歷史底蘊的影響,在瑞東,學習中樂的人要比其他城市多得多,大街小巷都能看到大大小小的中樂興趣班,華夏最大的中樂樂團也在瑞東。

每逢周末,這些中樂興趣社就會相約切磋琴技。

今天正好是兩個中樂興趣社【雅樂社】和【五音社】在此切磋,他們演奏的是李龜年的《憶江南》。

李龜年是唐朝音樂家,被後人譽為「唐代樂聖」,他創作的樂譜大多已經遺失在歷史長河中了。

這首《憶江南》的樂譜是在一座明朝墓葬里發現的,然後兩位專家老師將殘缺的琴譜補齊,不過兩位專家意見不一致,所以最後出現了孟版和古版。

孟老師和古老師本是摯交好友,只是在學術上會有意見相左的時候,但這並不影響他們的感情,雖然兩位老師不在意,但其他人可就沒那麼看得開了。

孟版的支持者和古版的支持者時常為哪個版本的更好而爭吵。

今天這兩個興趣社演奏的就是孟版和古版。

沈予微聽着聽着,忽然感覺到不對勁:「咦?」

印菲問:「怎麼了?」

沈予微搖搖頭,道:「我再聽聽。」

說來也很奇妙,沈予微原來的世界與現在這個世界有着異曲同工之妙。

這個世界存在的歷史在她的世界也存在,只是後來的發展截然不同,她的世界至今還是古代文明,而這個世界已經走向現代文明。

所以沈予微在她原來的世界是聽過《憶江南》的,而且還是李龜年親自演奏的。

她一聽就聽出了這曲子和李龜年的版本有些許不一樣,這也就是她為什麼會覺得既熟悉又陌生。

其實這也不奇怪,這首曲子從誕生距今已經一千多年,在一代又一代的記錄和傳承中,肯定會發生變化。

一曲演奏完,兩個興趣社的學員聊着聊着,忽然為了誰的版本是對的而爭了起來。

沈予微撲哧笑出聲,她很想說,別爭了,你們的版本都不是原版。

不過她也知道這時上去,她就是自找沒趣,因為她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明她的才是原版。

沈予微在攝影師和印菲疑惑的目光中,離開了湖心亭,沒走多遠,她遇到了一位少女在使用琵琶練習《憶江南》。

她看着少女一遍又一遍地練習着《憶江南》的開頭,指法稚嫩,錯誤頻出,卻認真又刻苦。

沈予微忽然感慨萬千。

她剛才用「你們的版本都不是原版」來描述,而不是用「你們的版本都是錯的」來描述,是因為在她心裏,這首因為人們的喜愛而傳承千年的曲子,已經沒有對版和錯版之分。

無論是哪一版,它都是後人對這首曲子的認可。

她和李龜年有數面之交,她相信如果對方知道,一千多年後的人還在演奏他的曲子,無論是哪一版,他肯定都是開心又欣慰。

少女練到最難之處,始終無法順利演奏出來,她頓時又焦又急,就連眼圈都有點泛紅了,她低着頭,像只泄氣的皮球,有些無措地撥動着琴弦。

沈予微注視少女的眼神里充滿了慈和,因為她在這少女的身上看到了她徒孫們的影子。

她走過去,柔聲問道:「你好,我能借你的琵琶彈一下嗎?」

少女抬起頭看着沈予微,雖感奇怪,可她覺得眼前的小姐姐漂亮又溫柔,所以下意識地同意了:「可以。」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