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 - 第十五章 姬完山崩、姬息監國(2)

太多,他想要的東西也太多。
但現在,如果有人問他什麽叫驚喜?
他一定會說,驚喜就是追殺姬完的過程中,姬完突然駕崩了。
事情發生的很是巧合。
在接連的大敗、無數同袍戰死的氛圍之中,士兵們的怨氣已經完全壓不住了,他們向自己的主君發泄著對天子的不滿。
軍隊中的低層軍官基本上全都是采邑不足五十裏的低級貴族,他們雖然不進入五等爵,但是數量眾多,是軍隊能否把控的關鍵。
這些人對天子更是不滿,這一次出征,他們的損失太嚴重了,甚至很多人沒能活着回來。
如果打不過就算了,可現在這種情況,非戰之罪,誰又能甘心呢?
這麽多低級貴族表達不滿,於是他們向天子進言,要求殺掉由侯、紀侯這兩個導致大軍戰敗的罪魁禍首,安撫軍心。
天子自然不會同意,他現在已經成了驚弓之鳥,這時候殺他的親信大臣,是不可能的事情。
這種回答當然不能讓他們偃旗息鼓,於是他們選擇了直接動手!
由侯、紀侯身為侯爵當然有自己的軍隊,於是一場聲勢浩大的火並在不知道誰挑頭的情況開始了。
漫天的箭雨、嘈雜的軍營,亂作一團。
這場混亂的火並在「天子駕崩了」的呼喊聲中停了下來,姬完、由侯、紀侯全部死在了箭矢之下。
這下所有人都直接傻了眼。
天子怎麽會死呢?
接下來該怎麽辦?
這是擺在所有人面前的問題,最關鍵的是連天子是怎麽死的都不知道,只知道應該是那些紛亂胡飛的箭矢射中了天子。
這個時候,早就躲起來的邯侯和余伯跑了出來,邯侯是現在大軍之中爵位、地位最高的人,他目光平淡的掃過姬完的遺體,連一絲悲痛也沒有。
素王曾經說過,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
他與姬完之間的君臣關係,在那日姬完用劍指着他羞辱的時候,就已經徹底結束了。
邯侯心知姬完駕崩,軍隊已經再無戰意,熊頓的軍隊還在後面追着,讓王軍始終處於一個疲於奔命的狀態之中。
現在只有拋下所有不便攜帶的東西,輕裝上陣,才能儘可能的將人帶回去。
現在姬完已死,王子都未加冠,讓洛侯重新返回王畿,說不準還能鑄造素王第二的神話。
駐紮的祁岩的聯軍,還在每日進行操練。
洛蘇他們收到了姬完戰敗的消息,還得知熊頓一路上追殺裹挾,他們立刻宣布起兵勤王,以齊侯為勤王上將軍,宋公爽負責管理文書糧草,洛蘇負責進入洛邑穩定局勢,從宋國向著鄭國、許國方向走,然後轉向南,絕對不能讓楚軍進入洛邑。
聽到天子有難,諸侯們紛紛義憤填膺,願意充當先鋒,就在行軍途中,竟然又收到了天子駕崩的消息,這下所有人都着急了起來。
而且消息已經傳回了洛邑之中,烽火已經燃起,各地諸侯都在起兵勤王,只要他們能夠將楚軍拖在應地、康地,等到天下勤王大軍全部到來,熊頓定然會直接退軍,他還沒有實力敢和天下勤王大軍一較高低。
……
東部諸侯聯軍已經駐紮到了應康兩地,開始布置防線,沿着山脈、河流,將楚軍能夠進軍的路線全部封堵住。
齊侯是征戰多年的老將,對他的軍事能力,洛蘇還是放心的。
他自己則是帶著一支衛隊來到了洛邑,守城的將領見到是洛蘇,彷彿見到了主心骨一般,直接打開了城門。
這就是聲望高的好處,關鍵時刻就是眾望所歸,能成為匯聚人心的旗幟。
洛蘇也不廢話,直接說道:「隨孤去見太子!」
一行人直接來到了太子宮外,早就有人向太子通報,說是洛侯拜見,太子息聽到自己老師來了,連忙奔出宮外,泣聲道:「老師!」
洛蘇安撫道:「太子莫要擔心,邦周有天命庇佑,點燃烽火,四方諸侯必然來援,社稷穩如山川河流!
現在齊侯與宋公已經率領勤王大軍駐紮在洛邑之南的應康之地,楚賊熊頓進不了王畿,待勤王大軍到來,必能一舉勝之。
如今關鍵是太子需要監國,否則後續各國諸侯前來洛邑勤王,誰來主持大局呢?」
其實現在最正確的做法是直接宣布姬息登基,但是他不能這麽做,眾多的諸侯還沒有到,他現在一個人擁立,那是把自己架在火上烤,況且他是洛侯,整個邦周最尊貴的諸侯之一,不需要依靠區區擁立之功來壯大自己的國家。
幸好姬息與當初的姬允不同,當初姬允只有八歲,完全不能坐天下,姬息好歹已經十五歲,經過多年的教育,在洛蘇看來,比他的父親強的不是一點半點,可以稱得上是犬父虎子。
正常來說太子監國都是由天子下旨,但現在洛蘇不可能追到陰司去讓姬完下旨,幸好素王給周王朝制定了一套相當完整的禮儀規定。
對於王位繼承這樣重中之重的事情,自然是大書特書,各種情況都能找到解決方法。
洛蘇從中找到了現在這種情況,很快就在洛邑貴族與軍隊的見證下,完成了監國的儀式。
作為目前洛邑之中唯一的重臣,洛蘇當仁不讓的將大權獨攬,然後開始安排工作。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清點現在洛邑府庫之中的財物、糧食、兵器、甲胄、馬匹的數量,等到後續勤王大軍到來,這些物資都是最重要的東西。
其次要重新從天子直轄的附庸中抽調那些沒有出征的貴族,這一次的損失肯定極其慘重,不知道有多少軍隊能逃回來,必須要在勤王大軍凱旋之前,使王畿的軍力恢復到一定的水平。
夏商都延續了六百年,邦周建立才不到一百年就遭遇了這麽嚴重的災難,接下來的天下要如何維持呢?
……
夏之桀,商之紂,周之厲者,除天子號,稱獨夫矣。
三者兼惡天下,其賊人多,故天禍之,萬世毀之,以為殷鑒。——《史記·周本紀》
頂點小說網首發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