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 - 第三章 三監之亂

姬昭與太公站在城門上,目視著剛剛受封的一位位諸侯國君離開鎬京,他們或多或少帶著大批家臣、奴隸、貨物、兵器,藉著分封的機會,姬昭將直屬於天子的六軍梳理了一遍,雖然人數少了很多,但戰鬥力卻勝出了幾分。
姬昭眼中,這些人命運各不相同。
有的頭頂浮現黑色氣運,證明他們就藩的過程不會順利,甚至可能有性命之危;有的氣運紫色瀰漫,直衝霄漢,一眼望去是晉侯、燕侯這些歷史上的霸主國,都是姬姓宗親。
姬昭與太公望的嫡長子也在其中,代他們二人前往封國就藩,而且這兩人所攜帶的甲士也是最多的,足足有數千之數!
姬昭的目光放在幾支最龐大的車隊上,那是前殷商王子盤庚的車隊,他被封到殷商故地安撫殷商遺民,給予公爵的稱號。
為了監管這位王子,姬昭將姬姓的長者封在管、庸、邶三地,皆是侯國,幾乎堵住了盤庚出殷的每一條交通要道。
「太公,你說管侯、庸侯、邶侯三人能看住殷商王畿的盤庚嗎?」
太公望沉吟道:「若是盡心竭力,自然是沒問題的,只是……」
姬昭明白太公望話中的意思笑道:「這幾人或者是我的叔叔,或者是我的兄長,都是姬姓的宗族長輩,是天子最親近的親屬,如果刻薄的對待他們,宗法的威嚴又怎麽體現呢?」
九十六國,姬姓諸侯六十七,不出十年,姬姓宗族的力量就會迎來極大的膨脹,到那時最大的威脅殷商舊人和夷狄侵擾就不攻自破,天子的地位自然也就穩固了。
至於日後天子握不住姬姓宗族這把利劍,這不在他的考慮之中,若是在宗法制度最森嚴的時候連削藩這種事都做不成,那天子不如退位讓賢。
不過對於太公望的擔憂,姬昭自然是考慮過的,「太公的擔憂也是有道理的,到時候可能要太公隨我,率天子三軍向東平亂了,到時候不知道這九十六國,有多少要奪爵除國。」
太公望應道:「先王臨終的時候將邦周託付給您,況且齊姜為王后,我怎麽會不盡心竭力呢?」
齊姜為王后,她的孩子就是嫡子,日後定然是要繼承王位的,那時齊國就是名副其實的舅國。
等到姬昭一薨,洛國即使依舊是東方最重要的藩國之一,但必然不能保持現在這種超然的地位,到時齊國就會是諸國第一,尤其是天下異性諸侯都要以齊侯為首。
姬昭身子一頓,復又笑道:「王后出身高貴,想必日後定能誕下王太子,延續我邦周的國祚。」
對姬昭而言,拿到天階·天人卡的那一刻,姬姜聯盟就變得可有可無,但先不說他不會直接放大,從邦周來說,是很需要這個聯盟來保持穩定的。
要知道,姬姜聯盟不僅僅是天子和姜姓宗族的聯盟,其中還有一個小姬姜聯盟——齊洛聯盟,齊洛聯手加上新營建的都邑,整個東方都會穩定在這種三角權力結構中。
二人相視一笑,不再多言。
隨着天子冊封武庚為公爵,統治殷商舊地,管理殷商舊民的消息傳來,殷商遺民大悅,尤其是天子允許他們使用殷商的舊俗,更是一片歡騰。
武庚卻是一片心憂,多次對身邊的心腹大臣說:「周天子封我於故國之都,安撫遺民,但是管、庸、邶三國將我團團包圍,如果他們要對我不利,我該怎麽抵擋呢?」
他怎麽也想不到,管、庸、邶三侯根本就沒把監管他這件事放在心上。
管侯是武王最年長的弟弟,本是最有資格攝政的大臣,卻沒想到武王越過了他,選擇了姬昭攝政。
他對自己的上卿多次發泄過不滿:「先王賓天,我才是宗家嫡長,姬昭不過是四子罷了,怎麽能攝政治理天下呢?」
而且姬昭雖然擴展諸姬勢力,大肆分封諸侯,但卻以禮制嚴格限制了他們的發展,而且他只得到了侯爵的地位,竟然和他一向看不起的晉侯同等地位,這使得他更是不滿。
庸侯、邶侯本就是宗族的長者,自然不甘心屈居於姬昭這個後生晚輩之下,於是在諸侯國中傳播謠言,「天子年幼,姬昭攝政定然有不軌之心,恐怕是想要取代天子,自立為王。」
三人便決定聯合起來作亂。
武庚日夜憂慮,坐立不安,便與管、庸、邶三侯聯合起來,又發動了親近殷商的數十個未得到周天子冊封的方國國主,又裹挾了一批諸侯,整個殷商故地幾乎捲入了戰亂之中。
……
鎬京。
管、庸、邶、宋四國作亂的消息幾乎以最快的速度傳了回來,齊洛二侯已經率領很多諸侯開始與叛軍交戰。
宮殿之中,十歲的康王姬允坐在王位上首,小手拉着姬昭衣角,問道:「王叔,你是要出征剿滅叛軍嗎?就像父王那樣。」
大殿上的臣子只有姬昭、太公望以及姬昭的同母弟程侯林三人。
姬昭、太公望二人皆負甲持劍,臉上並無驚慌之色,這場叛亂早在他們預料之中。
「天子勿要擔心,些許叛賊而已。此次臣與太公出征,國中事務便交給程侯,天子有事可以和程侯商

猜你喜歡